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课时,约4600字。
小径分岔的花园
教学目标:
1、了解迷宫式结构。
2、简要了解博尔赫斯及魔幻现实主义。。
3、体会“小径分岔的花园”的多重含义
教学重难点:1、文化隔阂对文学的影响——博尔赫斯想象中的中国
            2、“小径分岔的花园”的主题
教学方法:自读探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拉丁美洲古老,神奇的文化,为其文学提供了深厚的底蕴,使它呈现出独特的风貌。博尔赫斯的《》将拉丁美洲的现实,西方的哲思和他对中国的想像熔于一炉,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展现 给读者,使我们能够领略到拉丁美洲“文学爆炸”的磅礴气势。
二、作者介绍:
地位:阿根廷诗人、小说家博尔赫斯是这样一个人物:他没有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但智利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巴勃罗?聂鲁达却认为他是“影响欧美文学的第一位拉丁美洲作家”;他离美国十万八千里,一个美国文学的研究者却把美国文学分为博尔赫斯之前和博尔赫斯之后;阿根廷全国文化委员会曾拒绝授予博尔赫斯全国文学奖,到头来阿根廷文学在世界上的声名却几乎全是博尔赫斯一个人赢得的。
生平: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1899年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受家庭熏陶,自幼热爱读书写作,10岁时就在《民族报》上发表了英国作家王尔德的童话《快乐王子》的译文。博尔赫斯一生读书写作,堪称得心应手,晚年双目失明,仍以口授的方式继续创作,成就惊人。然而,他的婚姻生活并不如意。他长期独身,由母亲照料生活,直至68岁才与孀居的埃尔萨·阿斯泰特·米连结婚,3年后即离异。母亲辞世后,他终于认定追随他多年的日裔女秘书玛丽亚·儿玉为终身伴侣。他们1986年在日内瓦结婚。同年,一代文学大师博尔赫斯在日内瓦逝世。
创作:1941年,其代表作短篇小说集《小径分岔的花园》出版,却在次年的阿根廷全国文学奖评选中落选,引起阿根廷文学界一片抗议之声。此时的博尔赫斯的文学地位已不可动摇。1945年阿根廷作家协会为了“伸张正义”,授予他的短篇小说集《虚构集》特设的荣誉大奖。
诗歌、散文和短篇小说是博尔赫斯三大创作成果,而且各有千秋,相互辉映。有一种很生动的说法是:“他的散文读起来像小说;他的小说是诗;他的诗歌又往往使人觉得像散文。沟通三者的桥梁是他的思想。”他是与帕斯、聂鲁达齐名的拉美三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语言质朴,风格纯净,意境悠远。他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