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题,约4900字。
高一语文梁启超《论毅力》课堂练习卷
(说明:本试卷为课堂练习之用,强调文言文字词意义和用法的巩固掌握,强调文言句式的辨析掌握,试图以试卷样式激发学生学习作品的积极性主动性,以使学习更深入有更好的效果。同时,试卷上设立“文学卡片”、“资料采撷”“拓宽视野”“文言翻译信达雅”等栏目,让学生学会利用资料主动学习,加深对作品内容和论说方法的理解掌握。)
【作家作品 】
本文选自《饮冰室文集》中的《专集·新民说》,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称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他是变法维新派康有为的学生。作为中国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维新运动的中心人物,与康有力一致,号称“康梁”。梁启超作为资产阶级思想家,在政治上鼓吹维新,宣传立宪保皇,抨击专制主义,提倡民权。在文学方面,把散文做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又是最早评价和创作小说的人。他论著甚丰,变法前主办《时务报》,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主编《清议报》、《新民丛报》,主要著作是《饮冰室合集》。
【文体知识】
本文是一篇证论文,做为变法维新当时新文体的代表作家,梁启超自己说,启超夙不喜桐城派古文,幼年为文,学晚汉、魏、晋,颇上矜炼,至是自解放,务为平议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以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致不检束,学者竟效之,号《新文体》。他的议论文写得平意流畅,清晰自然,气势恢宏。
梁启超《论毅力》课堂练习卷
(课堂或自修45分钟完成)
解释重点字词
天下古今成败( )之林( ),若是( )其莽然( )不一途( )也。要( )其何以( )成( )?何以( )败( )?(省略: )曰:“有毅力者( )成,反是( )者败。”盖( )人生历程,大抵( )逆境居( )十六七( ),顺境亦居( )十三四( )。而( )顺逆两境( ),又常( )相间( )以( )迭乘( )。无论事之( )大小,而( )必有( )数次( )乃至( )十数次( )之( )阻力。
译文
【句式和句间关系】
1、(省略: )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段落内容概括答案:】
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古今中外事业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有没有毅力,即“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开头起笔就旗帜鲜明运用正反对照的手法突出要阐明的中心论点以此统领全文。
【参考译文】
普天之下古往今来,成功和失败的事情经验教训是如此之多,而情况和途径之不同又是那样纷芸复杂,推究他们为什么成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