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题,约3700字。
3 陈奂生上城
命题:苗金德
一、基础精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爿(pán) 尴尬(gà ) 打烊(yàng) 锲(qì)而不舍
B.晏(yàn) 按捺(nà) 砧(zhēn)板 笃厚(dú)
C.惬(jiè) 粮囤(dùn) 干瘪(biě) 拭(shì)擦
D.拎(līn) 酥(sū )软 喷嚏(tì ) 忐忑(tǎntè)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冠冕堂皇 衣衫褴褛 宛然 B.逆情悖理 脍灸人口 燥热
C. 满盘皆输 老态龙种 作揖 D.物阜民丰 渝墙钻穴 报消
3.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一句话,最能反映陈奂生心理的一项是( )
推开房间,看看照出人影的地板,又站住犹豫:“脱不脱鞋?”一转念,忿忿想道:“____________”再也不怕弄脏,大摇大摆走了进去,往弹簧太师椅上一坐:“管它,坐瘪了不关我事,出了五元钱呢。”
A.出了五块钱呢! B.不脱,就是不脱!
C.弄脏算什么?踩破都活该! D.掏了那么多的钱了!
4.小说围绕“帽子”展开情节,以下是对这一情节布局的解说,选出有误的一项是( )
A.“买帽子”是小说很明显的线索,缺少这一线索,故事很难展开。
B.“买帽子”的设计含义深刻,既反映昔日的贫困,又表现今天生活的改善。
C.“买帽子”的设计很巧妙,它与“天气寒冷”“今年好像变娇了”有关,这正好透露出今夜感冒,由此引出后面的故事。
D.文中写陈奂生想买帽子、看帽子、径直买了帽子的整个过程,夹杂有关内容,反映出他精神的成长,精神生活不断被充实的复杂过程。
5.对《陈奂生上城记》这篇作品内容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
A.政策变了,农民富起来了,也可以做小买卖了,能住得起五元钱一夜的高级房间了。
B.反映了农村的现状,农民的追求,农民的思想意识,农民的思想方式。
C.表现了农民的狭隘,患得患失,勤劳务实、易于满足。
D.说明官僚主义及农民自身的封建意识是制约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
6.下列关系课文的说法,恰当的一项是( )
A.由于坐了县委书记的车,住过县委书记介绍的五元一夜的高级招待所,就感到“精神的满足”,得意非凡,这表现了陈奂生淳朴知足的农民本性。
B.陈奂生的进取心是跟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的崭新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的,但这样的社会环境同时也是陈奂生落后面的生存土壤。
C.《项链》的心理描写,运用了西方小说惯用的心理分析方法,写得细腻、深刻。《陈奂生上城》的心理描写,是通过对行动、肖像、景物、天气的描写来完成的,这是我国传统小说的写法。
D.《陈奂生上城》的主题是多方面的:反官僚主义,批判阿Q精神,反映城乡差别,鼓励农民解脱重负继续前进等,都是作者的意图所在。
二、语段精读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赚了钱打算干什么?打算买一顶簇新的、刮刮叫的帽子。说真话,从三岁以后,四十五年来,没买过帽子。解放前是穷,买不起;解放后是正当青年,用不着;“文化大革命”以来,肚子吃不饱,顾不上穿戴,虽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