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600字。
教案学案一 体 化
楚水实验学校高三复习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之三 分析与概括
【能力目标】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
【知识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文章思路的基本方法,把握认知规律。
【教学重点】在掌握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准确地归纳和概括。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整体结构层次、段内结构层次和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的行文脉络。
【教学流程】
一、考点解读
这一部分主要复习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的三个知识点:
①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对文章结构与思路的把握有赖于对文章的细致阅读,尤其是解题前的通读全文。所谓“文章思有路,遵路始识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分析与概括是两个相对应的思维方式。分析是从复杂到简单,将事物分解为若干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弄清彼此间的差异;概括是从简单到复杂,将若干事物依据其共同特征归结在一起,以体现彼此间的关系,实现对整体的认知。
二、复习指导
科学论著注意严密的条理,文学作品讲求立意谋篇,这些都与思路有关。对思路的把握,往往关系到结构层次的分析、内容要点的整理、文章主旨的归纳和表现形式的理解等诸多方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因而在解答阅读试题之前,细致地阅读试题所提供的文本,尽可能沿着文章作者的思维的轨迹走一遍,以求对文章有一个更深入、更准确的认识。这是解答阅读试题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前提。
不同的文章,思路不同,理清思路的方法和途径自然也不同。
阅读科技文,首先要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价值,有什么作用,对社会有什么意义等。
阅读社科文,应从议论说理的角度入手,弄清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有无分论点,用什么材料来证明观点,论证结构有什么特点等。
阅读文学作品,首先要弄清作品的体裁特点,然后弄清作品写了什么人(事),如何安排情节与线索,表达了什么感情,用了什么手法等。
(一)怎样理清文章思路:
1.理清结构。阅读文章,应当把握住它的框架,看出作者“编织”文章的基本路数,弄清文意的来龙去脉。理清结构,首先要着眼于全篇,即弄清文章的开头、结尾以及文章是怎样渐次展开和步步推进,以实现对文章主旨的表达。还要着眼于局部,对某一段或段中的某一部分,要理清层次,分析层次间的关系。
2.理清语脉。语脉,即行文的脉络。理清语脉,即分析语句间的意义关系,梳理行文的语意走向,把握语句顺序的安排及其根据。理清语脉要做到“四借助”:
①借助对线索、过渡、照应等的分析;
②借助对关联词语所表示的语意关系的辨识;
③借助对指示代词和其它指代、借代、喻代类词语的指代内容的确认;
④借助对表示肯定、否定、强调、揣测和有所保留、有所暗示等词语含义的理解。
(二)怎样分析与概括
因试题的不同,分析与概括各有侧重,有时两种方法同时使用。
一般地说,现代文阅读题目中,对词语句子的理解,对文章结构、思路的认识,对信息的筛选,多用分析的方法。
对信息的提取,对文章内容主旨的归纳,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把握和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想象,则需综合运用分析与概括的方法。
如何分析
1. 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 既要分析整篇文章的层次关系,也要分析段与段之间以及一
段之内的层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