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320字。

  大堰河——我的保姆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学习、把握诗中的节奏和旋律,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
  2、认识本诗通过记事写人以及直抒胸臆的特点,学习对比、反复、排比等表现方法。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反复朗读,体会修辞方法(对比、反复、排比)的作用。
  2、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清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提高审美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结合诗作创作的时代背景,把握诗中对大堰河、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以及对旧社会的愤怒诅咒。
  【教学重点】
  1、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清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
  2、学习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
  【教学难点】
  使学生感知作者包含在诗歌中的真情实感,体会作者用情作诗的方法和重要性。
  【教学方法】
  诵读──鉴赏──讨论分析──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录音机、示范朗读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1933年1月的一个早晨,一个年轻人站在阴冷、潮湿的牢房里,外面是漫天飞舞的雪花。他不由得因冷而神飞,睹雪而思人,想起了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普通农妇,他的保姆——大堰河,挥笔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一首蕴涵了浓浓深情的诗歌。这位诗人就是艾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板书课题)
  出示: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代表性诗篇除课文外,还有《光的赞歌》、《我爱这土地》、《给乌兰诺娃》、《礁石》等。
  1932年,艾青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7月因为参加进步的美术活动而被捕,国民党政府以“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颠覆政府”罪判处艾青有期徒刑六年。被捕之后,狱中生活使他由绘画转向了新诗写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这样诞生的。1933年1月的一天早晨,牢房阴冷,铁窗临风,窗外晓雪飞舞,望着漫天飞舞的雪花,这位只有二十三岁的诗人,不禁想起了用乳汁把他养大的保姆,思念感激之情冲击着诗人的心。这是诗人第一次用“艾青”这个名字呈现给中国劳苦大众的一首赞美诗。它在《春光》杂志一卷三期上发表之后,立即轰动了全国,并受到了茅盾、胡风等文学前辈的好评。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播放本诗朗读录音带,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2、学生试读,除要求准确、清楚之外,还要注意表达出本诗的节奏和旋律。
  3、理出本诗的抒情结构,初步说出大堰河形象特征:
  第一部分(1~3节)怀念 痛悼──身世悲苦低微。
  第二部分(4~8节)眷念 感激──勤劳善良无私。
  第三部分(9~11节)同情 控诉──命运悲惨。
  第四部分(12~13节)讴歌 赞美──灵魂高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