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br>
<br>
无锡南洋国际学校 虞昌华<br>
<br>
内容摘要:<br>
创新能力是创造出新的能力。写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这种创新性在作文教学中就是“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意思来,因而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意义重大、大有可为。本文试从求异思维的培养、作文思路的开拓、扩大阅读、积累材料、优化外部环境等四个方面分析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br>
关键词语:创新能力、求异思维、开拓、积累、优化环境。<br>
<br>
创新能力是创造出新的能力。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教育部长陈至立多次强调:“实施素质教育,尤其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主。”这些论述表明创造力是最高层次的能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是21世纪人才的核心品质。写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这种创新性在作文教学中就是“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意思来,因而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意义重大、大有可为。<br>
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br>
一、以求异思维培养学生作文开拓创新的能力<br>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灌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这种教育弊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何挖掘、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作文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因为求异思维的核心本质是独创,思路不落俗套,不拘一格,独辟蹊径,出新制胜。<br>
训练前我先从辩证法讲起,引导学生用发展联系的观点,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而不习惯于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然后找出几个人们惯用的似乎已成思维定势的成语、警句反其意而用之,如“欲速则达”、“狐假虎威有何妨”、“一失足未心成千古恨”等,让学生讨论、领会。如对“狐假虎威有何妨”,有的同学就讲到,在革命战争时期,我党的地下革命工作者打入敌人内部,借敌长官的威风,威慑敌人,屡建奇功,这种“狐假虎威”是大智大勇。“欲速则达”出很快被接受。倒是“一失足未必成千古恨”与“一失足成千古恨”竟引起了一场不小的辩论,整堂作文指导课气氛活跃,反响热烈,所以当布置课外作文,任选一个成语(或俗语、警句)翻出新意,写一篇求异作文时,同学们很踊跃。两天后交卷,有了诸如“杞人忧天未必多余”、“言利未必非君子”、“微也足道”、“人爱出名猪爱壮”、“近水楼台不得月”、“常在河边走,就是不<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