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130字。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语文本身是一种感性的存在,所以学生也总是以感性的方式来掌握语文。本文语言描写生动、思想含蓄深邃。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是一篇抒写感悟名人的好文章。因此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围绕“贝多芬如何与命运作不屈的斗争”这一问题,通过朗读、研讨、对话、感悟,还文章以画面,还文章以旋律,还文章以意象,使学生在文章的形象、情感、直觉、想象中感悟贝多芬的精神,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阅读所带来的种种激情、酣畅和韵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查字典,看注释,读准每个字的的音,掌握重点词语。
(2)探究几个难句的含义,把握文章内容。
(3)体会课文中出色的肖像描写,学习从肖像描写中展示人物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指导络、书籍、影视等各种资源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以便进一步了解人物。让学生学会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法。
(2)通过上网查资料,利用网络课件学习,提高学生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3)通过对课文中疑难问题的探究,理解文章内容,体会课文中出色的肖像描写。
(4)通过人物速写练习,学习塑造人物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提高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激发学生对贝多芬的热爱。
(2)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形成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是体会伟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
2、是学习文章描写人物外貌的技法;
3、学会怎样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或不幸;
【教学难点】
选用语言实例赏析,体会关键词语的妙处。
【教学方法】引趣法,示例法,启发式双边教学法,对比法,研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当雄浑激昂的《命运交响曲》叩击着你的心扉时,你也许想起了贝多芬——这位遭到命运沉重打击的音乐巨人。但是,除了他的音乐,你还知道他更多的故事吗?耳聋后的贝多芬,在生活中是个怎样的形象?读读这篇文章。让我们一起走进贝多芬的心灵。
二、阅读材料,了解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阿尔封斯•都德(Alphonse Daudet,1840年5月13日-1897年12月17日),法国写实派小说家。都德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区的尼姆,1858年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