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200字。
2017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金羊时评”2016年12月号第7辑
整理fcs2002
1. “蜗牛奖”不失为一种鞭策
2. “新方位”擦亮中国经济“新名片”
3. 推进法治建设尤需抓住“关键少数”
4. “13年不亮的豪华路灯”应有人担责
5. 亏损的公立医院要补偿更要重建赢利模式
6. 高校“砸钱挖人”衍生不良并发症
7. 过期食品没吃就不赔?家乐福很天真
8. 善用“互联网+”,让好家风传播得更快更远更广
9. 构建“亲”上加“清”的新型政商关系
10. 让家庭文明成为梦想启航“港湾”
11. “奖励也是反腐手段”,别玷污党员干部初心
12. 莫道春运早,铁路调图恰逢时
13. 不能容忍的“理论24分钟”
14. 当把“向企业摊派的事儿少了”进行到底
15. “家风正”是党员干部前行的“航标灯”
16. 角逐新马,中国高铁将成为最终“胜利者”
17. 擦亮党员“家风”的鲜明“底色”
18. “监察体制改革”吹响进攻的冲锋号
19. “三个动作”诠释经济新常态大逻辑
20. 贯彻“稳中求进”必须坚持五大政策
21. 敢于担当才能实现经济工作稳中求进
22. 再看“稳中求进”答卷将更为精彩
23. 打扫厕所何以让学生“接受不了”
24. 补习凶猛,何以解忧?
25. “诗意判决书”引出并不诗意的话题
1. “蜗牛奖”不失为一种鞭策
金羊网 作者:鱼予 发表时间:2016-12-16 10:14
设立“蜗牛奖”倒逼“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的“三不”干部,提振工作作风,以“负向激励”机制解决干部作风慵懒、散漫、推脱问题。记者从安徽省岳西县委宣传部了解到,根据《岳西县效能建设“蜗牛奖”认定办法(试行)》,该县已有6个单位和乡镇被授予“蜗牛奖”并问责,个别单位被预警。(新华社)
“为官不为”,简单而言是指一些领导干部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应尽的职责,是非面前不表态,矛盾面前不敢上,风险面前不敢闯,失误面前不担责,歪风面前不敢斗的行为。尤其是,十八大以来,面对驰而不息的作风建设、清风劲吹的政治生态,少数领导干部在一条条红线、一个个禁令面前时,更是以“官不聊生”不想为,或是嘀咕“束手束脚”不敢为,抑或是面对新问题,不能为。诚然,设立“蜗牛奖”倒逼“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的“三不”干部,提振工作作风,以“负向激励”机制解决干部作风慵懒、散漫、推脱问题,无疑值得一赞,也不失为一种鞭策。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我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应该予以严肃批评。”当然,岳西县对“蜗牛奖”的设置或许与早前的其他市县略微不同,指出了被认定为“蜗牛奖”6种情况;对涉及“蜗牛奖”的问题和线索取证;给被拟认定单位解释和形成书面报告,可召开当事人听证会机会;并实行问责,限期整改。实际上已经给足了面子,也给了机会。因为在“蜗牛奖”严肃中略带点“戏谑”的味道,既显示出地方政府治理“懒政怠政”的决心和勇气,更给了部门和个人知耻而后勇,迎头赶上去的机会。所以“蜗牛奖”还真不失为一种鞭策。
当然,也应当看到“为官不为”所折射出来的信仰缺失、责任缺失、能力缺失、制度缺失等问题。一些党员干部要么心存在着“能力恐慌”“本领恐慌”不能为;要么心存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不想为;要么对领导交办的事就“为”,而对群众的事情就“不为”;要么工作因循守旧保守固化,不想创新不敢干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蜗牛奖”虽不失为一种鞭策,但也得防止得奖后产生的“破罐子破摔”,或是急功近利心态。为此,要让“蜗牛奖”的鞭策有效,还得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必须是建立在党纪政纪和国法的完善和严明的基础之上,否则,为了改变形象,不顾当地实际,不注重提质增效,盲目追求表面效率,搞一些“假大空”“见效快”也就不可避免。
“为官不为”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毋庸讳言,蜗牛奖作为一个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的创新,但它并不是万能的。要解决作风的“顽疾”有时也得用反腐的制度与监管手段。如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担当精神。强化当官须为民、为官须有为、干部的价值就在于担当、不干事也是腐败的理念,重塑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干其事,建其功;完善用人机制,引导为官有为。完善考核办法、加强干部交流工作、建立和完善干部退出机制,及时撤换那些精神懈怠、能力滑坡、不思进取的庸官懒官;强化监督机制,克服为官不为;严格执法执纪,让为官不为者及时受到问责和惩戒。或许如此,才能发挥出“蜗牛奖”应有要义,营造出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作风建设久久为功。正如李克强总理指出:“身在岗位不作为,拿着俸禄不干事,庸政懒政怠政,也是一种腐败。”作为党员干部,担当是一种责任、一种境界、一种能力。“干”是基本要求。如果“为官不为”,谈何务实,又何来为民?笔者打心里希望,“蜗牛奖”能成为一种鞭策,改变不良作风,提升领导干部为民服务水平。(金羊网文/鱼予)
2. “新方位”擦亮中国经济“新名片”
金羊网 作者:吴苗苗 发表时间:2016-12-16 10:15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际,中国经济“新方位”首次被提出。党中央的经济思想一直坚持稳中求进,当前,面临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局面,“新方位”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长期趋势的科学分析,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重要战略思考。
新方位,更有新机遇。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L”形路线竖杠末端,也有人认为已进入横杠状态。综合各种因素来说,中国经济发展基本处于“L”形的拐点处。拐点意味着机遇,弯道隐藏着超越。从高速到中高速,从粗放到集约,从劳动密集到技术创新,中国经济的每一个发展拐点都蕴含着挑战与机会,中央冷静观察、深刻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