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040字。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中青网评”2016年9月号第2辑
  整理fcs2002
  1.天宫二号奏响接轨中国梦的序曲
  2. 中秋寄月:梦中月明是家国
  3. 今天我们如何纪念九•一八?
  4. 有种财富是玉汝于成
  5. 有种机缘叫执子之手
  6. 捍卫英烈声誉国法亮剑定局
  7. 有种创业叫化驴为马
  8. 有种追寻叫杜鹃啼血
  9. 弑母悲剧必须追责到底
  10. 以笔记本电脑甄别贫困生显失“精准”
  11. 妖魔化网瘾戒治必须停止
  12. 倒卖学生劳力的产业链必须打破
  13. 零容忍不能许在事后
  14. 有种奋斗叫恒产激励
  15. 让英烈精神国家记忆照亮中国梦——写在第三个烈士纪念日之际
  1.天宫二号奏响接轨中国梦的序曲
  发稿时间:2016-09-16 09:12:00 中国青年网作者:杨丽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2016年9月15日22点04分,长征二号FT2运载火箭托举着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奔向太空。伴着中秋节的当空皓月,中华儿女共同见证了祖国航天事业的再一次进步: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在浩瀚宇宙安家,这也是中国航天事业从空间实验室迈向空间站的最关键一步。
  大漠深处,胡杨林扎根的西北大地,恰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一片沃土。大漠孤烟,星汉灿烂,科技无涯,“神秘”的东风航天城,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一次次质的飞越。相较于5年前发射的天宫一号,天宫二号是更完备的太空之家。它搭载了全新配套的空间应用系统的科学设备,无论是数量还是安装复杂程度,都堪称史上之最。模块化的系统设计,更让它能在出现问题时实现快速更换和在轨维修。天宫二号不仅是我国第一个具备太空补加功能的载人航天实验室,一个月之后,它还将与与神舟十一号牵手太空,共同实现航天员30天的中期驻留。这是目前为止我国载人飞行时间最长的一次任务,也是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全新的挑战。  
  从航天员出征寰宇,到成功建立空间实验室,我们几乎可以清晰地听见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第二步稳健的落地声。中国人以自主创新之力架设的太空天梯正通向更加深邃的太空。创新是推动时代变革的最重要力量。早在今年五月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要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航空航天一直以来都是全球科技竞争的重要领域,天宫二号的顺利发射,即将掀开中国太空研究的另一场大幕。将要开展的多达14项的各类科学实验和应用试验,涉及微重力基础物理、微重力流体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空间天文探测等多个领域。其中空间科学领域的重点项目“空间冷原子钟”实验有望实现3千万年误差一秒的超高精度,对卫星定位导航、引力波探测等研究产生重大影响;空地量子密钥分配更是实现“无条件”安全的量子通信的关键步骤,这个实验如果成功也将把人类安全带入一个全新时代。
  中国航天史是一部追赶与超越的历史,与中国大国崛起的步伐相统一。国际空间站项目提出之时,中国被拒之门外。但中国人从来都擅长于在困境中实现突破,擅长于在许多领域白手起家甚至创造奇迹。发射天宫二号是中国建设空间站的关键环节,到2020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之时,也正是我国永久空间站建成之时,而建成永久空间站将完成载人航天“三步走”的最后一步。科技事业的铿锵目标,航天事业的美好蓝图,正在一步步变为真切的实践,而这样的实践中,中国期待与世界合作,灌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理念,为人类的航天事业开创新天地。
  中国正在实现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的华丽转身。天宫二号奏响的,是接轨中国梦的序曲,这首接续创新的曲目中,未来更加绚丽,不但打算将探测器送上火星,还打算将人送上月球。如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人造卫星到载人航天,从高铁到大飞机,从摆脱贫困到精准扶贫,从杭州G20到东亚峰会,每个领域的每一次突破都是助力中国梦实现的浩荡东风。中国梦越来越触手可及,这块中国人共筑的版图上,我们也必将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杨丽)
  2. 中秋寄月:梦中月明是家国
  发稿时间:2016-09-17 07:58:00 中国青年网作者:武亚姮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中秋佳节,历来备受国人重视,中秋明月,历来备受文人赞颂。中国人对月亮有着别样的寄托,思乡、思亲、祈福、明志、感时伤怀,这些美好的感情,是华夏儿女对月亮独有的情怀,是中华民族之血脉认同。月亮寄托情思,而由这一缕缕情思共同汇聚的,则是每一个时代的家国情怀梦,这是亘古不变的主题。家国相连,中秋小家团圆也映照青年心中的大国情怀。
  对月明志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传统。不论是成功欢喜时,抑或是踌躇不得志之际,月下的挥毫泼墨,激动吟咏,都能使心中情感喷薄,精神振奋。中秋之夜,看着中原未曾收复的失土,辛弃疾豪迈作词:“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以嫦娥之传说,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国土的抱负。苏轼以《水调歌头》抒发仕途坎坷中的落寞情怀,空有一腔报国志却难有作为机会,但他最终仍祝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即便身处困境、郁郁不得志,月亮剔透的光芒也能一次次照射心底,激荡一层又一层的情感涟漪,振奋人生,重燃斗志,让家国担当一遍遍生根发芽。国人共赏的这轮明月召唤的是心中升腾着的理想抱负,是被现实曾挫败过的梦想,是代代相传的家国梦。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中秋流传千百年,家国情怀也传承千百年,在新的时代里,打下深刻的民族烙印。佳节明月,举国欢庆,阖家团圆是大主题,但也有无数人默默坚守岗位,在梦想或是责任的道路上不敢有一丝懈怠。
  戍边的战士一如往常用年轻的身体守卫祖国的边界,头顶边关月,心系天下安;经验老道的医生时刻等待召唤应对突发的状况;华丽盛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