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份。
19 生物入侵者
知识与技能
能掌握课文的说明方法。
过程与方法
阅读课文,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获取一定的生态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重点
了解本文中介绍的生态环境知识,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关情况。
难点
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分析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自主、合作探究法。
搜集有关生物入侵的资料。
1课时
同学们,你们中间有谁能告诉我什么是“生物入侵者”?既然有“入侵者”,那就一定会有抵抗和防御,这是人类自己挑起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它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这篇文章将把我们领到“战场”,对这场“战争”做一番考察。
梅涛,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导师。1962年出生于江西省南城县,1982年获浙江大学精密机械专业学士学位,2001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
科技高度发达的21世纪,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环境问题已成了摆在人类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生态问题则又是当今世界环境问题的中心议题。由于人们对有些外来生物的侵入往往是简单地当作偶发事件,对它的威胁的认识也很不够。所以,本文旨在促进人们了解生物污染,增强防范意识,为建设家园、保卫家园而努力。
在我国,一种南美水生植物——水葫芦,极大地减少了昆明滇池的水面积,当地气候明显干燥,湖中的68种鱼已有38种不复存在。
19.生物入侵者
精彩开篇词
2000年6月,深圳西南海面上的内伶仃岛,一种产于中、南美洲的“植物杀手”薇甘菊在迅速蔓延。它们宛如一张张巨网,黑压压地笼罩在美丽的荔枝树、芭蕉树、相思树上。树木因为沐浴不到阳光而无声无息地死去,鲜花和绿草因为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而枯萎,岛上的土地正蜕变成荒原,素有“植物天堂”美誉的内伶仃岛,可能会被薇甘菊毁于一旦。那么薇甘菊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破坏力呢?让我们走进梅涛的《生物入侵者》去寻找答案吧。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介绍的生态环境知识和生物入侵者的有关情况,理解文题含义。
2.理清说明顺序,概括内容要点,体会文中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
3.增强对生物入侵的防范意识,深刻认识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生物入侵”是什么?大家对此可能会感到陌生。要知道,这正是人类自己挑起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今天,我们将走进战场,对这场“战争”做一番考察。
二、自学指导
1.熟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繁衍(yǎn) 斑斓(bān lán) 蜥蜴(xī yì)
藩篱(fān) 酝酿(yùn niàng)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安家落户:在他乡安置家庭并定居。
物种: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不同物种的生物在生态和形态上具有不同的特点。
始料不及:(发生的事态)当初没有预料到。
栖息: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赶尽杀绝:消灭净尽,形容对人狠毒,不留余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