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00字)
注重整体教学 构建和谐语文
广东顺德一中高中部 卢杰
详细地址: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南国东路顺德一中高中部 邮政编码:528300
联系方式:13824521281 0757-22912614
[内容摘要] 2004年秋季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在广东展开。针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粤教版语文教材特点,笔者认为应注重整体教学,力图构建和谐发展的语文体系。整体教学需要注重语文课程性质的整体性;语文教学目标的整体性;语文教材的整体性;单元教学的整体性;课堂教学的整体性;课内外结合的整体性等;教学评价的整体性等。
[关键词] 整体教学 整体性
2004年,高中语文新课改进入实验区。根据国家教育部的部署,从2004年秋季起高中新课程实验改革已在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全面展开。广东高中语文新课程实验顺利推进。在这次课程改革中,针对粤教版语文教材的特点,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语文教学理念?应该注重怎样的语文教学策略?笔者作为新参加工作的教师,在此提出自己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同行探讨。
粤教版语文教材根据模块教学的要求, 突出“三线两结合”的设计思路,采用活动、文体和语体相结合的设计框架,把“阅读”和“表达”结合起来,力图综合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努力体现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根据上述特点,笔者认为必须注重整体教学,这样才能构建和谐发展的语文体系。
一、 语文课程性质的整体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这样表述语文课程性质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这一阐述,确定了语文课程性质的整体性。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统一在一起的,二者不可偏废不可分离。根据语文学科性质整体性特点,我们应该合理利用粤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试以必修1具体单元为例进行分析。
必修1共四个单元,分别为认识自我、传记、散文、古典诗歌。散文和古典诗歌在侧重于语文的人文性特点的同时,也重视语文的工具性。我们聆听经典、感受经典,进入文学的情境中,与这些文人进行心灵的对话,触摸这些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灵魂。总之,根据语文课程整体性的特点,在审美,体现人文性同时,也体现语文的工具性特点,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二、 语文教学目标的整体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目标交融在一起,不能分开。这也体现了语文课程性质整体性特点。粤教版语文教科书也是根据三个目标设计。在教学时,我们必须注重三个目标的整体性,可以根据课文不同有所侧重但不能孤立。如必修2通过对现代诗歌、抒情散文、议论散文以及文言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应的语文知识,了解和掌握阅读诗歌的审美能力,运用议论散文、抒情散文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能力。
[1] 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