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ppt
《论语》十则1.ppt
《论语》十则同步检测.docx
《论语》十则同步练习.docx
第二单元 儒道互补
经典原文1 《论语》十则
“天行刚健,地道宽弘。品物流形,化育功隆。人禀五常,灵秀所钟。法天之德,效地之用……华夏文明,赖以发皇。驯致大同,协和万邦。与时俱进,弥足珍贵。”这是2012年孔子诞辰2 563周年上的祭文。极富文采的话语道出了对先哲的景仰,也昭示着对儒学大师的追思。
美字体 半 部 论 语 治 天 下. , 微 言 大 义 修 吾 身 。
赏美文
孔子和《论语》的历史地位
孔子是中国古代非常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立者,被后世封为“素王”(北齐)、“至圣先师”(明)、“万世师表”(清)。毛泽东同志称“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
孔子在历史上主要有三大贡献:一是创立了以道为根本,以仁为核心,以德(主要是仁、义、礼、智、信、孝、和与勇)为主体,以礼为规范的思想体系,其精华集中体现在《论语》中。《论语》是儒学的奠基经典,是国学瑰宝,智慧金山,贵和画卷,做人指南。二是首创私学,践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旧传统,并创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终生从教,弟子三千。对培养人才、传承文明,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三是系统整理古代文献,修《诗》《书》,定《礼》《乐》,序《易传》,作《春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文寓己意,以古鉴今,形成经典,作为教材,传之万世。对抢救、保留、传承古代文化,功垂千古。
孔子思想有着巨大深远的影响。早在2 000多年前,孔子便从根本上回答了应该“做什么人、怎样做人”这个世界性的科学难题,对人类自身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无与伦比的伟大贡献。孔子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是此前2 500多年中华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又以其思想体系、智慧和人格精神,深刻地影响了此后中国2 500多年。孔子思想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居于统治地位的指导思想。孔子思想具有很强的真理性、实践性、社会性和开放性,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亲民力和包容力。对于促进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对于推动经济的发展繁荣,对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交流合作,对于解决人类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都起了重大作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孔子思想的精华,超越时空,光照千秋、魅力永存,是我们恒久的精神家园。孔子被西方哲人称为“智慧之父”,被列在世界十大历史文化名人之首,并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是当之无愧的。
当然,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孔子斥责请学稼的樊迟为“小人”;认为“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他有弟子三千,竟无一位女性。孔子也有“过”,有“不及”,有些不合时宜的空想因素。这些都曾发生过某些消极影响。但是瑕不掩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这份宝贵遗产,这是我们应有的科学态度,只是不要苛求先圣了。
【课内挖掘】
一本《论语》,博大精深,从人立身处世的准则,到治国之道,无所不包。弱水三千,只取其中一瓢饮,就够我们琢磨的了。请从《论语》选取一句话,说说你的理解。
角度]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课外运用】
示例:
第二单元 儒道互补
1 《论语》十则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论语》成于众手,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是为今本《论语》。《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共20篇,本文所选《论语》十则,涉及学习、交友、立身等方面,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论语》的博大精深。
一、注音
踰矩________ 教诲________ 盍________
轻裘________ 曲肱________
二、解释词义
从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秦穆公)公从之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客从外来,与坐谈
敝敝之而无憾 侯生摄敝衣冠 因人之力而敝之
伐愿无伐善,无施劳 季氏将伐颛臾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归天下归仁焉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后五年,吾妻来归 折藏之,归以示成
目请问其目 而心目耳力俱穷 范增数目项王
三、通假字
可谓好学也已 ____________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____________
四、指出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就有道而正焉____________
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
老者安之____________
少者怀之____________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____________
不义而富且贵____________
请事斯语矣____________
戒之在得____________
五、分析句式类型
敏于事而慎于言____________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____________
六、积累名句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________,________,可谓好学也已。
知之为知之,____________,是知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
知者乐水,________;知者动,________;知者乐,________。
不义而富且贵,____________。
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
答案:
一、yú huì hé qiú ɡōnɡ
二、从:动词,顺从 动词,从事 动词,听从 通“纵”
动词,跟随 介词,自
敝:动词,破、坏 形容词,旧的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损害
伐:动词,夸耀、炫耀 动词,攻打 动词,砍伐 动词,夸耀 名词,功业
归:动词,称许、赞许 动词,投奔 名词,女子出嫁 动词,回家
目:名词,纲目,具体要点 名词,眼力 动词,用眼睛示意
三、“已”通“矣”,语气词 “知”通“智”,聪明、明智
四、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修正(自己的道德行为) 名词活用为动词,吃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逸 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得到关怀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得到富贵 名词活用为动词,施行 动词活用为名词,泛指一切贪欲
五、介词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判断句
六、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不知为不知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仁者乐山 仁者静 仁者寿于我如浮云 小人长戚戚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踰: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