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940字。
第七单元
25《论语》十则
名校讲坛
1.走近作者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共二十篇,内容涉及政治、文学、哲学、道德以及教育等多方面,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文言知识归纳
(1)古今异义
①不处也(古义:据有,取;今义:处理,处所)
②不去也(古义:背离,抛弃;今义:到,往)
③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古义:料想;今义:企求,奢望)
④吾与点也(古义:赞赏;今义:作连词,“和,跟”等)
⑤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古义:字;今义:说,谢)
(2)一词多义
【是】
①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动词,表判断)
②小人反是(代词,这样)
【恶】
①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动词,厌恶,读wù)
②不成人之恶(形容词,坏的,不好的,读è)
【为】
①为人谋而不忠乎(介词,替)
②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动词,作,这里指欣赏)
【而】
①任重而道远(连词,表并列,可不译)
②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连词,表承接)
③富而可求也(连词,表假设,如果)
【道】
①任重而道远(道路)
②不以其道得之(方法)
【于】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给)
②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到)
(3)词类活用
①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美”和“恶”,形容词作名词,“好的”和“坏的”)
②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③风乎舞雩(名词作动词,吹风)
④传不习乎(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⑤见贤思齐焉(形容词作名词,德、行优秀的人)
3.主题解说
《论语》中的这十则是儒家的修身之言,是孔子讲学、与弟子答对的记录,只表见解,不述论据,又很少阐述,但是言简而意远,充满对人生深刻而睿智的理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