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2570字。
  光 树(节选)
  好大一棵树(歌词)
  头顶一个天
  脚踏一方土
  风雨中你昂起头
  冰雪压不服
  好大一棵树
  任你狂风呼
  绿叶中留下多少故事
  有乐也有苦
  欢乐你不笑
  痛苦你不哭
  撒给大地多少绿荫
  那是爱的音符
  风是你的歌
  云是你脚步
  无论白天和黑夜
  都为人类造福
  好大一棵树
  绿色的祝福
  你的胸怀在蓝天
  深情藏沃土
  【内容赏析】
  《好大一棵树》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好歌,此歌的成功首先得益于邹友开的词写得好。托物言志,将一腔难以言表的主观情怀寄托于客观物象。树的形象,就是一种人格形象,崇高博大,坚强达观,无私奉献。
  [识作者]
  玉女教授——杨必
  杨必(1922-1968),女,江苏无锡人。曾就读于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文系。新中国成立后在国际劳动局担任英语翻译,1952年院系大调整,由震旦大学调入复旦大学外文系,评为副教授。终身未嫁,被称为复旦“玉女教授”。1968年因病去世。其翻译的《名利场》(英国萨克雷著)享有很高的声誉。
  文坛多面手——林燿德
  林燿德(1962-1996),生于台北,原籍福建厦门。1977年开始创作生涯,次年发表诗歌和散文作品。著有诗、散文,长短篇小说等各类创作30余种,编有选集《台湾新世代诗人大系》等四十余种;各项作品获国家文艺奖,梁实秋文学奖首奖,时报文学奖首奖等30余项。主要作品有诗集《银碗盛雪》,散文集《一座城市的身世》等。他是台湾文坛的后起之秀,新生代的代表人物,它的散文创作取材广泛,呈现出很强的实验性、开拓性,是台湾当代文学中散文艺术的崭新类型。
  [整体•感知]
  《光》
  这篇散文基本上以时间为线索,描述了一天之内“光”的变化及其带给人的感受。文章从黎明写起,通过展示黑暗与阳光的对峙、天空中蓝的微妙变化,勾画了晨光的“可爱”。作者描述金红的阳光取代晨光,驱散了“隔夜的黑影,梦境里的幻象”,引出了关于光与黑暗的联想和议论。最后一段,作者将关注点转向了声音。
  《树(节选)》
  这是一篇谈论树的散文,除重点谈了菩提树、圣诞树、棕榈之外,还谈到桑、松等。文章表面上写树,实则包含了丰富的文化、社会内涵。在作者看来,这些树,或者与一种信仰有关,或者代表了一种精神。菩提树与佛教有关,象征着东方宗教的人本思想;圣诞树与基督教有关,担负着一种救赎主题;棕榈与回教有关,体现了倔强、忍耐的品格;桑虽然无关信仰,但显示了可贵的朴实与清严;松则是中国士族和仙逸的共同化身。
  [文本•精析]
  一、阅读《光》,理解下列句子的含意。
  1.晨光比其余的光羞缩胆怯,它不停的抖动闪烁,欲言又止,欲进又退。
  【答案】 作者运用生动的、富于形象感的拟人笔法,使晨光娇羞可人,灵动可感。
  2.于是在朦胧中显得古色古香的点缀,在日光中只觉得陈旧破敝,在月光下显得神秘艳异的装饰,在日光中只觉得荒谬可笑,在灯光下显得娇艳欲滴的美人,在日光中每见得脂粉狼藉。
  【答案】 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太阳的“犀利”“深入”,给人的感觉准确、传神。
  3.征服世界不是容易的事,黑夜从高空冉冉而降,吞灭了万物的颜色形状,可是地下开着的小白花倔强地举首鹄立,黑影虽在白花四周聚来,一片朦胧中,无数的白点像浇不灭的火星,仰视辽远的天空里,骄傲的对着闪烁的小星作会心的微笑。
  【答案】 “黑夜从高空冉冉而降”,把黑夜的来临写得可视可感。“吞灭”显示出黑夜的巨大力量。小白花的存在无疑是黑夜中最亮丽的风景,它是光的化身,在黑夜中生生不息。
  4.整个宇宙是个庞大的乐器,发出的各种声音都有节奏,有韵律,而这节奏韵律,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