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汉字》学案
第一节《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doc
第二节《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规范》.doc
第三节《方块的奥妙——汉字的结构》.doc
第四节《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doc
第一节 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
甲骨文的发现
相传清末,北京城内有一位山东福山人王懿荣,因患疟疾请太医诊治。太医诊脉后开了一张处方,其中一味是常用以补肾的药材“龙骨”。王懿荣打发家人到宣武门外菜市口一家老中药店达仁堂按方购药。药买回后,王懿荣打开药包一一审视,无意间发现药包中的“龙骨”上刻有一种和篆文相似而又不太能认识的文字。这一发现使他大为惊讶。王懿荣是当时有名的金石学家,对古
文字有很深的造诣,“龙骨”上的这些奇异文字,引起他极大的兴趣。他寻根问底,派人到那家中药店将所有带有文字的“龙骨”全数买回,精心研究,初步断定这些“龙骨”上所刻写的是一种很古老的文字,它们根本不是什么“龙骨”,而是商代占卜用的兽甲骨。举世闻名的甲骨文就是在这样偶然的机会中被发现的。
[知识•梳理]
课程内容 知识精要
一、文字是怎么产生的 1.汉字主要由图画产生。
2.汉字具体的演变过程:文字画——图画文字(文字的雏形,或可称为原始文字)——文字。
二、汉字有
哪些造字
的方法 主要的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1.象形:描摹实物形态而成,如“日(⊙)”“月( )”。
2.指事:字由象征性的符号构成,如“上”“下”。
3.会意:字的整体意义由部分的意义合成(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会合而成,即会意字)。
4.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如“芳”“滂”。
造字法(“六书”)中还有“转注”“假借”两种,其实这已经是用字法了,而不属于造字法的范畴。
1.甲骨文:指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我国最早的定形文字。在公元前14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的商朝都使用该文字。
2.金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叫“钟鼎文”。全文用于比较隆重的场合,是正规字体。其字形丰满美观,笔画有曲直、粗细的变化。
3.小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大篆的基础上所规定的一种标准字体。它形体固定,图画性减弱,线条性增强。通行于秦代和西汉前期。
三、汉字有哪些不同的样子 4.隶书:在小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把小篆圆弧的线条变为平直的笔画,使得笔画直多弯少,使字从无棱角变为有棱有角。易于书写,易于学习。通行于汉代。
5.楷书:汉末魏初出现的,与隶书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笔画没有波折,字形方正,是一种实用性和艺术性结合较好的书体。
在楷书之外还存在行书和草书,行书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它书写比楷书快捷,又比草书容易识别。
[考点•聚焦]
本节内容对应的考点是“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本节着重学习形声、会意等造字法,掌握汉字字形辨析方法,对高考中的常见易错字作重点分析。
高考语文试题语言知识部分对汉字字形的考查,一般都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笔画的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的汉字偏旁部首等,但好多年也不考了,估计未来几年也不会出现。因此,汉字字
第二节 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规范
“阎”“闫”惹来麻烦
“‘闫’不是‘阎’的简化字吗?怎么一个二代身份证办起来这么多麻烦?”阎大爷懊恼地拿着一张二代身份证说。
阎大爷全名阎荼。今年已70岁了。原来的身份证上一直是“阎荼”这两个字。包括存折、户口簿、房产证等等,几十年来都是用的“阎荼”两字。2008年,他和老伴一同新办了二代身份证,新身份证上把原来的“阎”简化为现在的“闫”,阎大爷当时并没有在意,因为在他的观念里“阎”和“闫”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是繁体一个是简化。没想到就是这两个字带来了一系列麻烦。
“年前到银行取工资,结果是一分钱都取不出来,工作人员说,现在身份证上的‘闫’和工资卡上的‘阎’不一样。无论怎么解释都不行,人家说工资卡和身份证上的字必须一样。最后我们只好又找单位和公安局开了证明才取出钱来。”事后想起,阎大爷还是一脸的无奈。
为了不再遇到类似的麻烦,通过咨询,2009年,老两口就开始奔走于户籍登记处、档案馆、房产局、公安局等部门。整整两个月,才将所有填有“阎荼”的地方改为“闫荼”。
[知识•梳理]
课程内容 知识精要
一、“简化”不“简单” 1.异体字、繁简字和简化字:
(1)异体字是指声音和意义都相同而有几种写法的字。
(2)大多数异体字都属于繁简关系。
(3)简化字:广义上不仅包括对异体字加以比较取舍的“简体字”。也指后来对本身没有异体字的字进行简化的字。
2.汉字由“繁”到“简”:
(1)汉字的正确写法是简体字。
(2)异体字出现的原因之一是方便书写的要求。
3.汉字该怎么简化:
省:简省字的笔画。
并:把某几个字合并,保留其中一个笔画少的字。
又并又省:不但合并某些单字,而且造一个新字形来表示。
附:汉字简化的方法是以钱玄同在1922年提出的方法为基础的,共有七种:
(1)采用笔画简单的古字。如“从”“礼”等。
(2)草书楷化。如“专”“东”“汤”“当”等。
(3)用简单的符号代替复杂的偏旁。如“观”“戏”“邓”“难”“欢”等。
(4)仅保留原字有特征的部分。如“县”“医”“务”等。
(5)原来的形声字改换简单的声旁。如“迁”“邮”“阶”“运”“远”等。
(6)保留原字轮廓。如“龟”“虑”“爱”等。
(7)简化偏旁。如“金+肖”(简化为“销”)。
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1.不写繁体字。
2.不用异体字。
3.不写不规范的简体字。
附:异体字允许使用的场合有:
(1)文物古迹;(2)姓氏中的异体字;(3)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4)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5)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地方;(6)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考点•聚焦]
本节内容对应的考点是“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本节侧重于引导学生通过了解繁简字的关系和《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辨析易混字、不规范字,使学生在写作中不写繁体字、异体字。鉴于高考一般不直接考查繁简字、异体字,本节将对高考中常考的易错成语的字形辨析作重点讲析和训练。
[典例•探究]
(2015•安徽高考)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真谛 睿智 勤能补拙 夙兴夜寐
B.甘霖 磨砺 积腋成裘 蔚为大观
C.宵汉 崔嵬 中流砥柱 沧海桑田
D.韬略 谙熟 飒爽英姿 风弛电掣
【解析】 本题考查音同、音近、形近造成的错别字。B项,积—集,“集”在“集腋成裘”中是“聚集”的意思。C项,宵—霄,“霄汉”是“云霄和天河”的意思,“霄”是“云,云气”的意思,而“宵”则是“夜”的意思。
第三节 方块的奥妙——汉字的结构
相传风流才子纪晓岚与丁云和尚为棋友。一日纪晓岚去竹林找丁云对弈,丁云不在,纪晓岚独坐廊下等候。很久丁云才归,纪晓岚起身行礼,吟一联道:“竹寺等僧归,双手拜四维罗汉。”丁云一听,连忙还礼答道:“月门闲客在,二山出大小尖峰。”上联中,“竹寺”二字合为“等”字,“双手”合为“拜”,“四维”合为“羅”(“罗”的繁体字);下联中,“月门”合为“閒”(“闲”的繁体字),“二山”合为“出”,“大小”颠倒相叠,正是一个“尖”字。上下两联,可谓绝妙之对,两人不禁大笑,挽手进屋下棋。
不知不觉夜深,小沙弥便来报说寺门已经关闭。纪晓岚听此,便知小和尚是在下逐客令。于是才思涌出,遂吟一联道:“门内有才方是闭。”纪晓岚此联含有对弈雅兴未尽之意,责怪小沙弥太不懂事,而小和尚听后却不知所云。丁云赶忙答道:“寺边无日不知时。”丁云和尚这是借此给小沙弥解围,向纪晓岚赔礼。
[知识•梳理]
课程内容 知识精要
一、“汉字房屋”的构件 1.汉字的笔画:
(1)笔画是指构成汉字的点和线,是“汉字房屋”最小的构件。
(2)汉字最常用的笔画有5种:横(─)、竖(│)、撇( )、点(、)、折( )。
2.汉字的偏旁:
(1)汉字可以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
(2)独体字在结构上不能再拆分,象形字和指事字都是独体字。
(3)合体字由独体字组合而成,会意字和形声字都是合体字。
(4)合体字的表音或表意单位就叫偏旁。
二、“汉字房屋”的架构 1.汉字各个单位(笔画、部件、偏旁)之间的组合形式和方位关系都具有一定的规则,书写时注意根据规则、顺序进行书写。
2.汉字笔画的组合方式有三种,即笔画分离、笔画相连、笔画交叉。
3.汉字笔画的书写顺序(“笔顺”)的基本规则有: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外后内,先中间后两边,先进去后封口,重叠套嵌结构要根据层位定顺序。
4.拆解汉字也有一定的规则。拆解汉字常作为字谜或文字游戏的手段,如歇后语、灯谜等,拆字时一定要遵循规则,要科学、合理。
[考点•聚焦]
本节与高考考点的对接点有两个,一个仍然是“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一个是解答一些新型语言运用题,如猜字谜、对对联等。
[典例•探究]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弭乱 国粹 泊来品 入不敷出
B.伺候 斐声 煞风景 得鱼忘筌
C.日晷 陨落 挖墙脚 纵横捭阖
D.萦回 撺掇 黑黝黝 入目三分
【解析】 本题考查音同、音近造成的别字。A项,泊—舶。“舶来品”原指通过航船从国外进口来的物品。旧时外国商品主要由水路用船舶载运而来,故名,后引申为国外的东西,即从外国传入本国的意识、物品、语言等等。“泊”,停留之意。所以,“舶来品”不能写成“泊来品”。B项,斐—蜚。“蜚声”指扬名,如蜚声文坛,“斐”指有文采,如文采斐然。D项,目—木。“入木三分”最初是说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刻字的人发现墨汁透入木板有三分深。后用来形容书法刚劲有力,也用来形容议论、见解深刻,所以“入木三分”不能写成“入目三分”。
【答案】 C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脉搏/平添 造型/摄像机 强档/轻歌慢舞
B.慈祥/影牒摩挲/万金油返聘/凤毛麟角
C.峰会/对峙修葺/结骨眼戏谑/张皇失措
D.贸然/夜宵竣工/终身制熨帖/扶老携幼
【解析】 本题考查因音同而造成的别字。A项,慢—曼。B项,牒—碟。C项,结—节。
【答案】 D
(2015•四川高考)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妨碍 功夫片 钟灵毓秀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B.梳妆 吊胃口 瞠目结舌 文武之道,一张一驰
C.辐射 入场券 循章摘句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D.蜚然 直辖市 秘而不宣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第四节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
乌鲁木齐市某挂面厂从日本一家厂商引进了一套挂面生产线,随后又花了18万元从日本购进1 000卷重达10吨的塑料包装袋。他们请人设计了袋面图案,样品出来后,经挂面厂与自治区有关部门审查,交付日方印刷。几个月后,这批塑料袋漂洋过海运到乌鲁木齐,大家一看,全都愣了:乌鲁木齐变成了“鸟鲁木齐”!就这样,价值18万元的塑料袋成了一堆废品。正确书写汉字,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知识•梳理]
课程内容 知识精要
一、五花八门的错别字 1.写“错字”:主要指手写的时候把字的笔画写错了,写出来的“字”不成字。主要分两种情况:(1)增减了笔画;(2)改变了字形。
2.写“别字”:也叫写“白字”,指的是该写这个字而写成另一个字。主要类型有音近误写、形近误写、义近误写。
二、怎么消灭错别字 1.靠字的读音区别不同的字:(1)区别同音字;(2)借助声旁区别不同的字;(3)借助声母来区别。
2.靠字的形体区别不同的字:(1)仔细区分字的偏旁;(2)利用读音区别字形。
3.靠字的意义区别不同的字:勤查字典,仔细考察词源,辨别字义的细微差别。
[考点•聚焦]
与本节内容对接的高考考点仍为“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本考点:
1.考查范围: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考查对象:指“现代常用规范汉字”中的同音字、形近字和同音形近字,一般不涉及生僻的难认字。
3.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界定:2 500个常用汉字和1 000个次常用字。“规范”指明文规定的书写标准。
4.考查方式: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进行分析判断,也放在具体语境中进行考查。
[典例•探究]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打蜡 顷刻 生死攸关 口干舌噪
B.飙升 印证 贻养天年 扶摇直上
C.巨擘 清彻 历久弥新 所向披靡
D.皱褶 荧屏 风生水起 精简机构
【解析】 本题考查音同、形近造成的别字。A项,口干舌噪—口干舌燥。“噪”指虫或鸟叫;大声叫嚷;(名声)广为传扬。“燥”指缺少水分;干燥。B项,贻养天年—颐养天年。“颐养”保养。“贻”是“赠送”“遗留”的意思。C项,清彻—清澈。“彻”,通透;“澈”,水清。“清澈”指清而透明。
【答案】 D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焕发 剽悍 鼎立相助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B.璘选 更迭 流光异彩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C.砥砺 斡旋 别出心裁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D.甄别 笼络 休养生息 天网灰灰,疏而不漏
【解析】 本题考查音同造成的别字。A项,立—力。“鼎力相助”,敬词,用于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鼎力”指大力,“鼎立”指三方面的势力对立,所以“力”不能写成“立”。B项,璘—遴。“遴选”,指选拔,挑选。异—溢。“流光溢彩”,形容光彩流动闪烁。这是并列型成语,“流”和“溢”是同义词,“溢”不能写成“异”。C项,字形正确。“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D项,灰灰—恢恢。“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法律的惩处。“恢恢”,形容非常广大,不能写成“灰灰”。
【答案】 C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活性炭 韬光养晦
冗(rǒnɡ)长 恪(kè)尽职守
B.谐奏曲 咄咄逼人
怆(chuànɡ)然 怙恶不悛(qūn)
C.威慑力 暇不掩瑜
攫(jué)取 唾(chuí)手可得
D.笑咪咪 按图索骥
荒谬(niù) 返璞(pú)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