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份。
12 桥之美
知识与技能
学习阐述事理说明文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读佳句,掌握说明文描写性文字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桥之美的领悟和熏陶,进而使学生能够获得一些简单的审美方法,并培养自己健康的审美意识。
重点
找出文中说明性的文字,并指出其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难点
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朗读法、讨论法、比较阅读法。
搜集各地有关桥的图片。
1课时
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让人来到了温馨恬静的画面中,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则让人油然生起怅然绻缱的情愫。这些桥通过诗人的笔,仿佛都有了灵性,有了情感。桥,在诗人的眼中是人性的,是情感的载体;在画家的眼中,桥则另有一番韵味。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当代画家吴冠中去感受“桥之美”。
吴冠中(1919—2010年),出生于江苏宜兴农村。1942年毕业于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曾任教于国立重庆大学建筑系。已出版个人画集50余种,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生命的风景》《吴冠中文集》等十余种。
12 桥之美
精彩开篇词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样的画面肯定是单调的,没有生机的。在这样一片白的背景上,出现了一个戴着斗笠、披着蓑衣的老翁在那儿钓鱼,整个画面都因为他而生机盎然了。这样绝美的意境造就了这千古名句。今天,我们将以这种美学的眼光来审视桥,看看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桥美在哪里。
教学目标
1.把握课文内容,理清结构层次,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
2.品味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提高锤炼语言的能力。
3.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欣赏事物,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让人联想到家的温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使人产生无限的惆怅……在诗人的眼中“桥”是人性化的,是情感的载体;在画家的眼中,桥则别有一番韵味。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当代画家吴冠中去感受“桥之美”。
二、自学指导
1.朗读课文,圈画课文生字词。
纤细(xiān) 着重(zhuó) 驻足(zhù)
脂粉(zhī) 颐和园(yí) 前瞻后顾(zhān)
煞风景(shā) 矛盾(máo dùn) 赡养(shàn)
煎熬(áo)
2.解释下列词语。
诗境:指富有诗意的环境。
媒介: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
煞它风景:破坏人的兴致的意思。
销魂:灵魂离开肉体,形容极度的悲伤、愁苦或极度的欢乐。
水天一色:形容水和天相接。指水域辽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