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学案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学案:第1章 写作的多样性与独特性 第1章-第1节(含答案).doc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学案:第1章 写作的多样性与独特性 第1章-第2节(含答案).doc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学案:第1章 写作的多样性与独特性 第1章-第3节(含答案).doc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学案:第2章 材料的使用与处理 第2章-第1节(含答案).doc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学案:第2章 材料的使用与处理 第2章-第2节(含答案).doc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学案:第2章 材料的使用与处理 第2章-第3节(含答案).doc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学案:第3章 认识的深化与成篇 第3章-第1节(含答案).doc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学案:第3章 认识的深化与成篇 第3章-第2节(含答案).doc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学案:第3章 认识的深化与成篇 第3章-第3节(含答案).doc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学案:第4章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第4章-第1节(含答案).doc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学案:第4章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第4章-第2节(含答案).doc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学案:第4章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第4章-第3节(含答案).doc
第一节 写出自己的个性
“凤凰传奇这么多年经久不衰,就在于从何沐阳老师为我们量身打造第一首歌开始,始终坚持一条路线,那就是民族经典与现代时尚的紧密组合,我与玲花各有分工。”曾毅这样说。术业有专攻。的确,当我们闭着眼睛只享受声音带给我们的快感时,主唱玲花那极富穿透力的声音似有魔力一般,总能把曾毅的风头盖过不少,可只要是在演唱会现场,或是MV里,曾毅那酷帅的舞姿又屡屡吸引我们的眼球,那如脱缰野马般翻滚的说唱更是在神秘中透着狂野,一切一切,才构成凤凰传奇浓得化不开的独有个性。这样的个性,在凤凰传奇的“最炫民族风”跨年度巡回演唱会里,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曾毅告诉我们,新的巡演,以欢歌热舞唱游中国的形式再度掀起一股凤凰传奇音乐潮。
凤凰传奇是成功的,它的成功就是因为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作文也是如此,只有个性色彩鲜明的文章,才能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1.写出自己的个性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案】 写出自己的个性的基本内涵是自主、真实、有新意。
2.怎样具体理解“自主、真实、有新意”?
【答案】
自主(1)写自己想写的内容。(2)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3)不受过多外部因素的干扰。
真实(1)说真话。(2)诉真情。
有新意(1)大胆质疑,敢于突破条条框框,独立思考,发表独到见解。(2)善于灵活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具有新的风格。
3.写出自己的个性往往会经历哪四个过程?
【答案】
由模糊到清晰→由无序到有序→由残缺到完整→由内容到形式(寻求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语言形式,这是最能体现个性的地方)
4.写出有个性的作文从操作方法上来讲要注意什么?(个性作文的写作方法有哪些)
【答案】 (1)要有个性化的思维。
(2)要有个性化的选材。
(3)要有个性化的谋篇布局。
当然,语言的个性化也是作文是否写出个性的直接体现。
以上几点包含的内容与环节又有很多,如:
(1)别出心裁的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
(2)与众不同的叙述角度。
(3)标新立异的抒情、描写等。
技法一 个性化的思维
[技法•点拨]
思维在文章生成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主要作用,说到底写作是一种思维活动,文章是思维的果实。所谓个性化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独特反映。我们说的个性化思维取广义的理解,即指在解决问题时,具有主动性和独特性的一种思维活动。
……
第三节 学会沟通
在一部电影中,张曼玉扮演一位保险业务员,好不容易见到目标客户后,对方却给了她一枚硬币,说是给她回家的路费。当时她很生气,在她扭头要走的一瞬间,她看到客户的办公室里挂了一张小孩的头像,于是她对头像深鞠一躬说: “对不起,我帮不了你了。”客户大为惊讶,忙问究竟,于是头一单生意就这样谈成了。原来这个客户最爱护他的儿子,所以把儿子的画挂在办公室里天天看。沟通很重要,需要我们收集到足够多的信息,找准对方关心的事情,消除其抗拒心理,从而调动对方的参与程度,增加成功沟通的概率。
做事要学会沟通,同样写作也要沟通你的对象,只有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1.“话题探究”中,巴黎的游客改动牌子上的话语后,为什么产生了突出的效果?
【答案】 盲人看不见外物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所以这一表达对读者而言实则等同于“废话”。改后的话巧妙地利用了教堂外的美好春光,与失明老人形成鲜明对比——一是“先生、太太”与他的比较,二是美好景色与老人不幸遭遇的比较,从而拨动游客悲天悯人的心弦。
2.中国老人是如何成功获得世界各国退休首脑的亲笔签名照和精神警语的?
【答案】 首先,这封信语言典雅庄重,书面色彩较浓,再三致以敬意,“请原谅一个异国公民贸然打扰您”,发自内心尊重,谦恭有礼,打通了沟通的渠道。其次,根据对方的特殊身份——退休首脑,从“良知”“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成为人类社会前进的一种精神力量”几方面打动对方,这几个切入点与他们的身份吻合,那种崇高的责任感是他们最乐于承担的。
总之,关键在于主人公有沟通意识,注意根据话语对象情况来进行相应的设计。
3.学会沟通,为什么要了解你的写作对象?
【答案】 (1)对象决定着内容的取舍。写作表达内容要交代对方不清楚的情况,同时根据你的意图,要有所突出强调。
(2)对象决定着表达的重点。作者传递的信息和读者得到的信息会有一定差距,因此需要我们突出重点,以加深读者的印象。
(3)对象决定着措辞。不同的人群有自己不同的说话习惯,应该使用这些不同人群在相互交流时共同使用的语言。
4.学会沟通为什么要注意环境?
【答案】 (1)特定的环境能让信息传递更畅通,能让思想感情更容易打动读者。
(2)写作内容要因环境而异,与环境相适应,协调一致。
技法一 对象决定着措辞
[技法•点拨]
不同的人群有自己不同的语言习惯,根据对象选取相应的语言至关重要,很多词汇都有一定的倾向性,如词语运用时的语气、称谓、谦敬,看似无关紧要,但却是实现交流目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敬一丹提出自己的语言运用原则:“不同的人群有自己不同的说话习惯,
……
第二节 材料的有机转化
清代诗人袁枚的诗句清新自然, 自成一格。他说:“我的诗之所以有自己的风格,绝无古人口气,是我善于向生活中的平凡人学习。连乡村的牧童都是我的老师,我最动人的诗句其实就是他们的言语。”有一天,袁枚在花园中散步,一位老园丁走过来对他说:“你看霜雪这么大,天气这么寒冷,有些花木却不怕。这不,梅树全是一身花呀! ”袁枚听了很受启发,写出了“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厚一身花”的动人诗句。还有一次,和他一块赏梅的老和尚对他说:“梅花开得正盛,可惜你却带不走啊! ”后来袁枚在给朋友送别的诗中写道:“只怜香雪梅千树,不得随身带上船。”他不就化用了那老和尚的话语吗?
袁枚将生活中积累的写作材料,经过艺术化的加工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诗句,获得后世的赞誉,这个创造的过程就是材料的有机转化。
1.记叙文和议论文对材料的转化有什么不同?
【答案】 (1)手法不同。同一材料,借助描写、叙述等手段加以扩展,就成了记叙文;借助简缩、论证等手段,就成了议论文。
(2)侧重点不同。材料在记叙文中是主体,而在议论文中需要提炼压缩,变成一个例证。
2.材料变成议论文中的例证,需要考虑哪几方面因素?
【答案】 (1)把握、交代清楚必要信息。
(2)考虑读者的知识背景,详略得当。
(3)突出相关内容,过渡自然。
3.材料根据文体和观点不同在转化时应注意哪几点?
【答案】 (1)善于运用“始发叙述”。
(2)学会使用“连接句”。
(3)灵活处理。
4.什么是“始发叙述”?
【答案】 始发叙述,指在阅读原材料的基础上,从写作需要出发,对原材料进行适当调整后进行的叙述。因为是用在文章的开头,所以叫“始发叙述”。
5.如何运用“始发叙述”?
【答案】 (1)要完全把握住关键信息,避免把话说得没头没脑。
(2)转述要加以选择,删除冗余信息。
6.如何巧妙使用连接句?
【答案】 (1)可以直截了当地进入论题,语言简洁。
(2)可以带有抒情色彩进入论题,语言恰当铺展。
7.怎样灵活处理材料?
【答案】 (1)将原始材料转化为一般人都具有或者可以理解的生活经验,表述更自由,更简单。
(2)妥帖自然,不着痕迹地将转述材料融入到论证中。
8.以“话题探究”中的《窗》为材料时,我们可以引出哪些观点?举例说明我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