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60字。
23.女娲造人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试着对女娲造人的动机、方法等作另一种推测,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本文浅显易懂,可以通过复述故事的形式把握文章内容。
3.在体会神话魅力的基础上,注意神话与事实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加深对神话的了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熟读的基础上复述故事。
难点:1.理解神话的特点,并谈谈神话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2.学习本文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要认识到女娲是一个虚实结合的产物。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知识贫乏,人们对于一些自然和社会现象,比如日月出没、电闪雷鸣、人类自身来源等,不能科学地解释,于是困惑的原始人便通过幼稚的想象把自然力形象化、人格化,并且依照人类的英雄形象,创造了许多动人的神话故事。
人,到底从何而来?思索着的远古人们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创造了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今天我们所要学的《女娲造人》(板书文题)就是袁珂根据中国古代神话而改写的。
二、简介作者
袁珂,生于1916年,神话学家。四川新都人,现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论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古神话选释》《山海经校注》《神话论文集》《中国神话传说辞典》。《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第一部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
三、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熟悉情节。朗读课文,了解内容。
2.恰当地复述课文。
先分小组复述,再由各小组推荐1~2名同学,举行小组赛,看谁讲得生动,如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人来到世间的描写。
四、课文精读
1.分析表现对人类的诞生感到喜悦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
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充溢在整篇文章中,这也是本课体现丰富想象力的地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