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小说欣赏第2单元训练-落实提升(《炮兽》等2份)
《安东诺夫卡苹果》训练-落实提升.doc
《炮兽》训练-落实提升.doc
炮 兽
[语言运用层]
1.(2016•全国乙卷)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曾说,中学生初学文言文时__①__不要依赖译文。__②__并不是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绝对不去参看译文。其实,__③__肯动脑筋,__④__不盲目机械地看待译文,__⑤__,只要译文不是太差,看看译文也无妨。有时候把译文跟注释对照起来揣摩学习,__⑥__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这 如果 而且 那么 也
B 最好 当然 一旦 / 而且 就
C 一定 也 如果 并且 因此 /
D 尽量 / 因为 进而 所以 仍
【解析】 本题从填关联词、副词等虚词的角度综合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综合运用确认法和排除法,可以快速确定答案。结合整个文段看,①处不能填“一定”,排除C项;③处是假设,填“如果”,这样就可以排除D项。再向下验证一下,④处表并列,填“而且”或“并且”,⑤处与③处的“如果”呼应,填“那么”。如此就可以确定答案为A。
【答案】 A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个庞然大物仿佛禀赋着闻所未闻的无所不为的力量,同时向四面八方撞击。
B.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已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正式交付海军。这个庞然大物定会担负起巡航的责任。
C.这座承载着两百年龙岗客家历史和特色民俗文化的客家围堡,依然傲立于一片现代建筑之中,像是一位深沉且含蓄的“老者”,无动于衷地审视着人世间的风云变迁。
D.由于一到长沙就受到人们的追捧,大熊猫“公主”受宠若惊,居然一晚上都躲在树上,怎么都不肯下来。
【解析】 A项,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此处指到处都存在,到处都有,应该用“无所不在”。B项,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C项,无动于衷:指对令人感动或应该关注的事情毫无反应或漠不关心。句中把“客家围堡”比喻成一位“老者”,可见其对事物并非不关心,而是不把对“人世间的风云变迁”的态度表露出来,应改为“不动声色”。不动声色: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D项,受宠若惊:受到过分的宠爱待遇而感到紧张不安。这里表示受了惊吓,不合语境。
【答案】 B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美国一本杂志编的《野性大地》,摄影质量令人惊异,打开扉页那七八幅跨页图片,如同名角亮相,开场便一鸣惊人。
B.鲸的“歌声”能表达很复杂的意思,但远不能与人的语言相提并论,因为鲸的“歌声”里没有能够代表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的名词。
C.漫步桃园,那一排排、一行行、一树树的桃林让人流连忘返;中餐后还可去自费采摘,那柔软多汁的大桃更让你大快朵颐。
D.某些商家违背商业道德,利用中小学生具有的好奇心理和在考试作弊并不鲜见的情况下,为“隐形笔”大做广告。
【解析】 A项,搭配不当,“一本杂志编的《野性大地》”定语与中心语不搭配,应为“一家杂志社编的《野性大地》”。C项,语序不当,“一排排、一行行、一树树”应改为“一树树、一排排、一行行”,这样才符合“漫步桃园”的空间顺序。D项,结构混乱,“利用中小学生具有的好奇心理和在考试作弊并不鲜见的情况下”应为“利用中小学生具有的好奇心理和考试作弊并不鲜见的情况”。
【答案】 B
4.(2016•浙江高考)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贾母因要带着刘姥姥散闷,遂携了刘姥姥至山前树下盘桓了半晌,又说与他这是什么树,这是什么石,这是什么花。刘姥姥一一的领会,又向贾母道:“谁知城里不但人尊贵,连雀儿也是尊贵的。________。”众人不解……刘姥姥道:“那廊上金架子上站的绿毛红嘴是鹦哥儿,我是认得的。那笼子里黑老鸹子,怎么又长出凤头来,也会说话呢。”众人听了,又都笑将起来。
A.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变得既俊又会说话了
B.偏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他会说话了,也变俊了
C.偏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他也变俊了,也会说话了
D.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变得既会说话又俊了
【解析】 本题从衔接的角度考查语言的连贯。根据下文“笼子里黑老鸹子,怎么又长出凤头来,也会说话呢”,确定在A、C项间选择,C项中的“偏”是“偏偏”的意思,强调城里不同于乡下,据此可确定答案为C项。
【答案】 C
5.根据下面雨果的一句名言,写一句有哲理的话,字数不要求相同。
生活好比旅行,理想是旅行的路线,失去路线,只好停止前进。
【解析】 例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并且两个比喻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后半句从失去后的结果推导。比喻要新颖、形象,符合情理。
【答案】 (示例)人生就像演戏,方向是演戏的剧本,失去剧本,只好停止选择。
6.请给下面一则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20个字。
为纪念圆明园罹劫150周年,维克多•雨果半身雕像在圆明园揭幕。雕像位于大水法遗址东侧,在底座上用中法文字镌刻了雨果强烈谴责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暴行的《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雕像由法中友协联合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法国东方华人协会共同捐赠,由法国雕塑家娜什拉•凯努女士制作。
圆明园管理处主任说,在圆明园罹劫150周年之际,圆明园管理处竖立雨果雕像,目的是为了永久呼唤对文明与和平的尊重,永久纪念人类的正义与良心。
*安东诺夫卡苹果
[语言运用层]
1.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是我校的尖子生,读书非常专心,________教室外的吵闹声也没有听见。
②大学生的演说太精彩了,热烈的掌声一次次________了他们的声音。
③扬州雕版印刷的代表作之一是曹寅主持刊刻的卷帙________的《全唐诗》。
A.以致 湮没 浩繁
B.以至 湮没 浩大
C.以致 淹没 浩大
D.以至 淹没 浩繁
【解析】 “以至”,①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②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以致”,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淹没”,漫过;盖过。“湮没”,埋没。“浩繁”,浩大而繁多,繁重。“浩大”,盛大,巨大。
【答案】 D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她绣成的一幅长达3米的十字绣作品——《清明上河图》引得邻居、朋友们热火朝天地前来欣赏,还在小区里激发了一波十字绣热。
B.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C.近来,到医院铅中毒专科就诊的孩子骤然增多,许多孩子因铅中毒导致行为异常,家长对此忧心忡忡。
D.田野里,金黄色的麦浪随风翻滚,麦香伴着歌声飘溢,好一派五谷丰登的景象。
【解析】 A项,“热火朝天”形容场面、情绪或气氛热烈高涨,这里应用“争先恐后”;B项,“美轮美奂”形容房屋等建筑高大华丽,不能形容石刻作品;D项,“五谷”泛指庄稼,“小麦”仅是其一,“丰登”即丰收后上场打晒,小麦还在田野里,更不能说“丰登”了,应为“丰收在望”。
【答案】 C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凡事若不问青红皂白,把自己心中的愤怒发泄到臆想对象身上,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的人遭到伤害。
B.她的创新设计投入生产仅三个月,就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为这项设计付出的所有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终于得到了回报。
C.哈佛燕京图书馆每年都有一次卖旧书的盛会,每次我都能在一堆堆五花八门的书里淘到如金子般珍贵的书,并因此而兴奋。
D.欧债危机爆发之后,欧洲现在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如何解决失业问题,严峻的形势将巨大的挑战带给了欧洲各国的经济复苏。
【解析】 A项,句式杂糅,应为“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的人的伤害”或“很可能使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的人遭到伤害”。B项,不合逻辑,“取得的成绩终于得到了回报”不合事理,应删去“和取得的成绩”。D项,搭配不当,“困境”与“如何解决失业问题”不能搭配,应将“困境”改为“困难”;“带给”的宾语应是“欧洲各国”,可改为“带给了经济复苏的欧洲各国”。
【答案】 C
4.(2016•江苏高考)某同学从自己所写的文章里选出以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标题,编成集子。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 )
第一组:《看见〈看见〉》《书虫诞生记》《对话苏东坡》《家有书窝》
第二组:《同桌的你》《伴我同行》《奔跑吧,兄弟》《没有麦田的守望者》
第三组:《感悟青春》《我的“离经叛道”的话》《扪心自问》《当我发呆时我在想些什么》
A.读万卷书 寸草春晖 我思我在
B.悦读生活 寸草春晖 指点江山
C.悦读生活 那些花儿 我思我在
D.读万卷书 那些花儿 指点江山
【解析】 本题考查提炼信息和概括信息。第一组《看见〈看见〉》《对话苏东坡》写出了阅读的感悟,《书虫诞生记》《家有书窝》写出了阅读的生活、心情,用“悦读生活”更能准确概括本组内容。第二组由《同桌的你》《奔跑吧,兄弟》可以看出主要写自己和同学间的情谊,“那些花儿”用比喻的手法来写自己可爱的同学,而“寸草春晖”用来比喻父母的恩情自己难报万一,不合乎本组内容。第三组主要写自己青春期的思考,“我思我在”更合乎本组内容。
【答案】 C
5.作品中的场景描写可以营造意境、渲染气氛,如《安东诺夫卡苹果》一文中一开始就向我们展现了一幅秋天果园的丰收景象,将我们一下子带入了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氛围中。请以“舞台”为主要对象,分别写两段话,第一段描写一个现实场景,第二段表现某种哲理。每段不少于50字。
(1)描写现实场景:
(2)表现某种哲理:
【答案】 (1)幕布松散地垂着,台面上落满灰尘,看来这里已经很久没有过歌舞了,阳光透过窗户照到舞台上,只见一粒粒浮动的灰尘,显得同舞台一样寂寞。
(2)人生的舞台上没有给弱者留下表演的空间,谁都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