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180个字。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案
河南省光山县南向店乡第一初级中学高级教师:向芳传
单元教学内容
课题 文体 作者 课型 教时
中国石拱桥 说明文 茅以升 精读课文 三教时
桥之美 科学小品文 吴冠中 略读课文 二教时
苏州园林 说明文 叶圣陶 精读课文 三教时
故宫博物院 说明文 黄传惕 精读课文 三教时
说“屏” 说明文 陈从周 略读课文 二教时
◇11 中国石拱桥茅以升教、学案
教时 课型 具体时间
第一课时 新授课
月
日 星期
午
节
第二课时 新授课 星期
第三课时 训练 星期
教学时间:三课时总课时()
教与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清说明顺序。
2、学习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理解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说明的方式。
4、激发学生赞赏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力量的感情。
重点与难点:
【重点】1、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
2、学习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
3、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难点】1、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2、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教与学方法
点拨法、自读法、互动研讨法、比较阅读法、练习提升法。
第一课时
教与学过程:
一、记文体知识介绍
(一)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说明事物的特征,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三要素:说明对象说明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
(三)说明文的分类:
1、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分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如《中国石拱桥》
2、以其介绍的客观规律及其知识体系的不同:分自然科学说明文、社会科学说明文。
3、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的不同:分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四)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即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事物的发展变化常用这种顺序。例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在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从外到内、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四周到中央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诸如园林、建筑物、工艺品等,多用这种顺序。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
3、逻辑顺序,即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解说。具体表现在:
①从现象到本质(或从本质到现象);②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结果到原因);
③从特点到用途(或从用途到特点);④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
⑤从概括到具体(或从具体到概括);⑥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次要到主要)等。
例如《苏州园林》运用了整体到部分的说明顺序。
(五)说明文的结构方式:
1、总分式结构:““总—分—总”式2、总(概括)—分(具体)”式
3、“分—总”式。4、递进式结构
5、并列式。例如,《苏州园林》一文采用了“总——分”式结构。
(六)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下定义:即指明某一名词概念的含义。——作用:简洁明了的概括说明对象的内涵本质,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使说明文章更严密科学严谨。
二、学习课文
1、正音:洨河(xiáo) 匀称(chèn) 惟妙惟肖(xiào)
2、词语理解:
(1)惟妙惟肖:wéi miào wéi xiào 肖:相似。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
(2)巧妙绝伦:qiǎo miào jué lún,方法或技术灵巧高明,超乎寻常,无与伦比;绝:没有。伦:同类。指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同类事物中没有能与之相比的。
(3)交头接耳:jiāo tóu jiē ěr 交头:头靠着头;接耳:嘴凑近耳朵。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
(4)独一无二:dú yī wú èr 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3、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2)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座桥?
(3)赵州桥的特点是什么?
(4)卢沟桥的特点是什么?
(5)赵州桥、卢沟桥各是怎样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