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5道题,约9520个字。
北京市密云区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8页,答题卡4页,五道大题,25个小题。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
2.请在试卷和答题卡的密封线内认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考号。
3.一律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它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21分)
1.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阅读下面的文字,请根据要求完成(1)-(3)题。(6分)
火热的夏季过去,我们迎来了天高气爽的秋季。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又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因此,重九就叫“重阳”。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吕后与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较难相处,她处处提防戚夫人,后将戚夫人残害致死,随着宫女贾某被逐出宫,这一习俗方传入民间。古代,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人们将茱萸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重阳节除了佩戴茱萸,也插菊花,从唐代开始,历代盛行。
(1)文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提防tí比较jiào
B.提防dī比较jiǎo
C.提防tí比较jiǎo
D. 提防dī 比较jiào
(2)对文中划线字笔顺的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火”字的笔顺是:“方”字的笔顺是:
B. “火”字的笔顺是:“方”字的笔顺是:
C. “火”字的笔顺是:“方”字的笔顺是:
D. “火”字的笔顺是:“方”字的笔顺是:
(3)根据语境在文中横线处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是(2分)
A.不但而且B.因为所以
C.如果那么D.既然那么
2、重阳节有赏菊花的习俗,菊花与梅花、兰花、竹并称“四君子”,它们是中国人感物抒怀的对象。下面四句诗就是以“梅兰竹菊”为题材写的,请找出描写菊花的诗句。(2分)
A.寒飞千尺玉,清洒一林霜。
B.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C.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D.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
3.古时一陈姓才子常与一李姓才子作对互娱,一次重阳节两人路过一湖畔,陈姓才子灵机一动说:“我有一副下联,随即吟道: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你能对出上联吗?”说完意味深长地看着李姓才子。李姓才子也不甘示弱,脱口而出的对联意境优美,与下联浑然天成。他对的是:(2分)
A.月明中天,浩瀚夜空赏玉盘
B.岁在重阳,遍地黄花扑鼻香
C. 三径归时,满城近日多风雨
D. 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4.重阳节也是敬老节,下面是一个同学在重阳节之际给近七十岁的奶奶发的一条信息,其中有两个错别字和一处常识错误,请找出来。(3分)
亲爱的奶奶,重阳节到了,在这里中心地祝您节日快乐!十多年前,是您日日夜夜帮妈妈照料幼小的我,陪伴我一路成长,为我做饭,为我洗衣,为我付出了太多太多,这无微不致的爱,让我难以忘怀。您抚养了两代人,转眼已近花甲之年,我们会竭尽全力帮助您安度晚年。最后祝您健康长寿,开心快乐!
5.选择下面这三幅书法作品中的一幅送给自己家里的长辈,请写明书体,按照现在的书写顺序用规范的楷体抄写在方格中,并根据它的含义写一句祝福的话。(3分)
这幅字是书(体)的祝愿您。
6.默写(5分)
①望着中秋圆月,小宇用微信给远在异乡的亲人送去美好的祝福,其中引用了苏轼《水调歌头》中的诗句,应该是“,”。
②,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③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在水一方。,道阻且长。(《诗经蒹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