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检测(含解析)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检测(一)林黛玉进贾府(含解析).doc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检测(八)寡人之于国也(含解析).doc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检测(二)祝 福(含解析).doc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检测(九)劝 学(含解析).doc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检测(六)琵琶行并序(含解析).doc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检测(七)李商隐诗两首(含解析).doc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检测(三)老人与海(含解析).doc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检测(十)过 秦 论(含解析).doc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检测(十二)动物游戏之谜(含解析).doc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检测(十三)宇宙的边疆(含解析).doc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检测(十四)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含解析).doc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检测(十一)师 说(含解析).doc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检测(五)杜甫诗三首(含解析).doc
课时跟踪检测(一) 林黛玉进贾府
(时间:40分钟 满分:50分)
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颔联(hàn) 懵懂(měng)
悄声(qiāo) 物阜民安(fù)
B.纨绔(wán kù) 宫绦(tāo)
泠然(lěng) 罥烟眉(juàn)
C.忖度(cǔn) 瞋视(chēn)
撰写(zhuàn) 大笔如椽(yuán)
D.茗碗(míng) 惫懒(bèi)
翠幄(wò) 厢庑(wǔ)
解析:选D A项,“悄”应读qiǎo;B项,“泠”应读líng;C项,“椽”应读chuán。
2.古代白话小说中有些词的词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用了,或者发生变化了。请你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体态、容貌)
(2)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风韵)
(3)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方便)
(4)行为偏僻性乖张(偏激,不端正)
(5)(王熙凤)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姿容俏丽)(6)可怜辜负好韶光(可惜)
3.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不少观众认为,新版《红楼梦》电视剧中的林黛玉稍显丰腴,其扮演者也缺少一种顾盼神飞的灵气。
B.曹雪芹写贾府的众人在贾母面前的敛声屏气是为了更好地衬托王熙凤这个人物的特点。
C.胡适特别强调属于神怪不经之谈的《西游记》的妙处在于“荒唐而有情思,诙谐而有庄意”。
D.有评论家认为,超人气天王在上海的演唱会引起十室九空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自上而下炒作的结果。
解析:选D D项,“十室九空”,形容天灾人祸使得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鸟雀、鹦鹉、画眉等。
B.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
C.由于王熙凤出生于身份高贵而人际关系复杂的大家庭,且自幼被当作男孩子教养,因此接触广泛,见识丰富,性格泼辣。
D.贾母所住的正房大院,设置了一个垂花门、两边抄手游廊和一个安放着大理石插屏的空堂做掩映,既庄严肃穆,又表现出豪门贵族的气派。
解析:选B A项,不合逻辑,“鸟雀”包括“鹦鹉、画眉”,不能并列使用;C项,成分残缺,删除“由于”;D项,句式杂糅,删除“做掩映”。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从叙事的角度说,《红楼梦》特别令人赞叹的是其中真实而丰满的细节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细节描写往往失之简陋、夸张 ②充分显示了曹雪芹对现实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③因为中国古代小说从魏晋小说的“粗陈梗概”,到宋元说书的矜奇尚异 ④这些“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不但真实可信,而且内涵深刻 ⑤具有以小见大的艺术容量 ⑥而《红楼梦》则不然,它完全是以丰富的生活细节构成了小说叙事的主体A.②③①⑥⑤④ B.③①⑥④⑤②
……
课时跟踪检测(三) 老人与海
(时间:40分钟 满分:50分)
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吞噬(shì) 榫头(sǔn)
攒力气(zǎn) 忧心忡忡(zhǒng)
B.桅杆(wéi) 叨扰(dāo)
攥东西(zuàn) 捕捉鲭鲨(qīng)
C.脊鳍(qí) 拽掉(zhuài)
遭蹂躏(róu lìn) 嗜杀成性(shì)
D.戳穿(chuō) 胴体(tóng)
干细胞(gān) 流着黏液(nián)
解析:选C A项,“忡”应读chōng;B项,“叨”应读tāo;D项,“胴”应读dòng,“干”应读g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船桨 报酬 杀戮 皮开肉绽
B.倾斜 凑合 残忍 白浪涛天
C.倒霉 仓皇 鱼叉 臭名召著
D.唾沫 撕掉 编篡 忽隐忽现
解析:选A B项,涛—滔;C项,召—昭;D项,篡—纂。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记者发现,两个小时的演出中,演员们在舞台上的精彩表现,时不时会获得台下观众不由自主的喝彩,而且整场剧并未出现半场观众离席的现象。B.由于补偿政策优厚,红星小区的搬迁工作非常顺利,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已是十室九空,比原计划提前了两个月。
C.公民出游,必须重视自律,处处用自律约束自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不能随意毁坏风景名胜,也不能无人在场时就为所欲为,做下有失社会公德的事。
D.济宁市政府倡议社会各界人士对本市的几十个政府部门进行“满意单位”的民主评议,当面锣对面鼓地提出整改意见。
解析:选C C项,“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行事。A项,“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应改为“情不自禁”,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B项,“十室九空”,十家有九家空。形容天灾人祸使得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用在这里不当。D项,“当面锣对面鼓”,比喻面对面地商量、对证或争论。不合语境。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老人桑地亚哥正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句话的写照。
B.风吹向空寂的海面,一个孤独的老人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漂泊在茫茫的海面上,活像个一场激战后的勇士。
C.海明威自始至终没有提醒我们他的作品在表现渔夫的精神,赞美渔夫面对挑战从不屈服的灵魂,他是让我们自己去理解他。
D.《老人与海》是一个讲述发生在大海上的故事,你不免会问,书中的老人、大海、大马林鱼又是代表什么呢?解析:选B A项,主客颠倒,应为这句话是老人桑地亚哥的写照;C项,最后的“他”指代不明,有歧义;D项,语序不当,应为“《老人与海》讲述的是发生在大海上的一个故事”。
5.依次填入下文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哦,大海!你多么广阔。称雄陆地的喜马拉雅山,不是在你的怀中长大的吗?它是你的第几个儿子?________ 发出动人心魄的声响。
……
课时跟踪检测(五) 杜甫诗三首
(时间:40分钟 满分:70分)
一、基础巩固(24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萧森(xiāo) 暮砧(zhēn)
塞上(sài) 秋兴八首(xìnɡ)
B.妃嫔(fēi) 朔漠(sù)
青冢(zhǒnɡ) 群山万壑(hè)
C.单于(chán) 潦倒(liáo)
凋伤(diāo) 省识(xǐnɡ)
D.霜鬓(bìn) 渚清(zhū)
环珮(pèi) 孤舟一系(xì)
解析:选C A项,“兴”应读xīnɡ;B项,“朔”应读shuò;D项,“渚”应读zhǔ。
2.下列联句没有使用对仗的一项是( )
A.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C.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解析:选C C项前后句对应的字词在词性和字音平仄上不符合对仗的要求。
3.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画图省识春风面(知道)
B.一去紫台连朔漠(离开)
C.渚清沙白鸟飞回(回旋)
D.艰难苦恨繁霜鬓(极)
解析:选A 省:曾经。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塞上风云接地阴 B.画图省识春风面
C.艰难苦恨繁霜鬓 D.巫山巫峡气萧森
解析:选D “萧森”古今义相同,都指“萧瑟阴森”。A项,古义:指夔州的山;今义:指长城以北的地区。B项,古义:图画;今义:画图画。C项,古义: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今义:艰苦困难。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百年多病独登台独留青冢向黄昏 B.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生长明妃尚有村
C.独留青冢向黄昏向吾不为斯役 D.不与秦塞通人烟微斯人,吾谁与归
解析:选D A项,副词,独自/副词,只,仅仅;B项,副词,尚且/副词,还;C项,介词,对着/副词,从前;D项,介词,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