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130字。

  《家》的序言和跋
  《家》从1931年发表以来深受读者欢迎,仅新中国成立前就先后印刷过30多版,发行数十万册。新中国成立后,北京一地就印刷了十余次。它曾被改编拍摄成电影,还被改编为话剧、越剧、舞剧上演。它以其反封建的深刻性而永葆青春。它的艺术成就我们可从《家》的序和跋中窥见一斑。
  了解《家》的故事梗概;了解序和跋的文体特点,会它们的导读作用。(重点)
  理解作者对待生活的态度;结合“跋”的内容,体会作者创作《家》的意图。(难点)
  认识封建社会对人压制、摧残的反动本质,学习作者积极追求的生活态度。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当你读一本书的时候,是否认真地读过它前面的序 或后面的跋?序和跋是一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就会学习巴金老先生的《家》的序和跋。
  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
  1生字注音
  2生词注解
  扉页:书刊封面之内印着书名、著者、出版者等项内 容的一页。
  寒暑:冬天和夏天,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
  信仰: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
  说教:比喻生硬地、机械地空谈理论。
  掩饰:设法掩盖(真实的情况)。
  累赘:(事物)多余、麻烦;(文字)不简洁。
  宽容: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追究。
  吐露:说出(实情或真心话)。
  3作者名片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fú)甘,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现代作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等职。1927〜1928年旅居巴黎期间开始文学创作,一生写了大量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篇小说《憩园》《寒夜》等。
  4背景追溯
  本文选自《家》。《家》的“序”写于1931年4月,是作为《激流三部曲》的总序发表的,它反映了作者青年时期的思想。
  “跋”写于1953年3月,人民文学出版社要重印《家》,找到巴金,此时巴金思想又有变化,作此跋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