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280个字。
“两弹”元勋邓稼先
班级:中本143班学号:201401401336 姓名:范晶晶
要放个“大炮仗”
一、导入
20世纪的中华民族正经历着伟大而又深刻的变迁。巨大的变迁必然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及科学家,他们对民族国家的贡献是伟大的。然而,有些为祖国事业奉献的人却不为人所知。有这样一个默默奉献的科学家,他做的“大炮仗”向人们宣告:中华民族任人欺凌的时代结束了!那么,这位幕后英雄是谁呢?下面,我们将学习《“两弹”元勋邓稼先》的第一部分——要放个“大炮仗”,来认识邓稼先吧!
二、初读课文,把握大意(写什么)
1.正音、辨形、释义(老师指读并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邓稼(jià)先元勋(xūn):立大功的人彭桓(huán)武
王淦(gàn)昌惶(huáng)恐̀ 胆怯(qiè)
许德珩(héng)崭露(lù)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
销声匿(nì)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匿,隐藏,不让人知道。
(重点字词板书,学生大声朗读加深印象)
2.初读感知课文(自由读),把握大意(学生体会,老师解题)
A.学生自己读课文,把握课文的大意
问题:“要放个‘大炮仗’”主要写了什么?
答案:写邓稼先接受制造“原子弹”的任务,突出表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使命感,体现他对祖国、对民族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精神。
B.解题辅助理解
问题:为什么要制造“大炮仗”呢?
答案:一百多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过联军的时代,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危险的时代,血雨腥风的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在世界之中站稳脚跟,在国际的大舞台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核武器。在当时的年代,研制战略核武器,加强国防是中国屹立世界之林的有力保障。
三、再读课文,领悟内涵(怎么写)
1.学生朗读1-5段,把握内容(板书)
接受任务大炮仗舍小家
(制造原子弹)(崇高的使命感)
2.学生朗读6-7段,掌握人物品质
接受原因回忆历史保卫国家
(“七七事变”)(爱国情怀)
3.分析邓稼先回国的背景
问题:“在印第安纳州普都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1950年他同二百多位中国留学生一起,冲破种种阻挠回到祖国”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在当时的时代,中国的国际地位不高,发展速度缓慢。一些心怀不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