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170字。

  浅谈时评思想资源的积累
  增城区荔城中学  任士见  姚锦萍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往往强调素材积累的重要作用,特别在时评教学中常要求学生关注时事新闻,阅读报刊杂志,以增强写作的敏感度。但从写作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写作素材并不能在写作中直接被激活,而要借助于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具体来说一篇时评的写作首先是作者的思想投射到某事件中形成观点,再依据观点调动素材,谋篇布局,构思成文。思想是一篇时评最核心的要素,而语言、结构等技术层面的因素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因而写作时评最重要的不是积累时事素材而是积累思想资源。从历代时评家们的作品中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表现在作品中一以贯之的思想,如梁启超的“新民”、鲁迅的“立人”、熊培云的“自由”、贺卫方的“法治”、杨恒均的“民主”等等。朱子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学生积累思想资源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书,非经典不能读也
  经典是思想的源头活水,思想资源的积累当然首先要从经典开始,这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教育的宝贵经验。而从时评写作角度来说,经典因为具超越时空的特征,它的当下性和无限可能性,使其可以与现实展开有力的对话,对现实既有批判意义,又可以提供创造性的建议。一般意义上说,经典亦有传统现代之分,东方与西方之别。
  中国的传统经典狭义地说是特指儒家经典中的“六经”或“十三经”,广义地说是指包括“经史子集”在内的国学经典。实际上无论是狭义还是广义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都过过宽泛了,最好让他们去阅读经典中的经典,即“元典”。在我看来,儒家的“元典”是《论语》一书,道家的“元典”是《道德经》一书,法家的“元典”是《韩非子》一书,墨家的“元典”是《墨子》一书。也就是一个学派创始人的作品才能最集中、最深刻、最权威地代表这一学派的思想。
  中国的现代思想经典既包括启蒙主义的鲁迅杂文、自由主义的胡乱散文,也包括三民主义的孙中山政论、社会主义的毛泽东政论,此外还有以新儒家为代表的保守主义者们的著作。很明显,现代思想经典的经典性已经远远逊于传统经典,而且现代经典也常常要从传统经典那里汲取营养。甚至可以说,现代经典是建立在对传统经典的理解之上的,新儒家等保守主义自不待说,鲁、胡、毛等人的著作里对四书五经的引用即是证明。
  由此,中学生最好是对传统经典的“元典”进行细读或精读,而现代经典可作为有益的补充进行选读或略读。但无论怎样,经典总是具有永恒的魅力,能对任何时代发出声音,真正的经典值得每一个人一生阅读。因此,对学生来说,选择其中的一部精读就已经足够了。
  二、学,有指引方可进也
  这一点是指阅读要适应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审美情趣,不是所有的经典都适合他们。所以我不建议他们阅读西方经典,对于中国的我也倾向于推荐他们阅读传统的儒家经典,尤其是《论语》一书。因为这本书是由口语写作而成,所以较为通俗,适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