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50个字。
  文学院2013级1302班,2014年6月 
  姚家园0213号分数 
  教案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人教版必修四第三单元第九课 
  单元提示:真正有思想深度的好文章,读来总是令人深思,使人清醒,感到增添思想冲击的力量, 
  阅读时不妨从文章结构入手,沿着作者的思路,看作者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怎样把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起来。对这些文章如果能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质疑或阐发,那我们也就接近或进入了更高的境界。 
  一、教学要点 
  1、探究父爱和母爱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各自的积极面、消极面,理解其本质。 
  2、联系学生实际,体会父母爱的理性。 
  二、教学方法 
  1、比较法2、提问点拨3、拓展延伸 
  三、教学时数: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解读关键语句。 
  2、分析文章脉络,解读课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胡适在【我的母亲】中这样写道:“如果我学的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而贾平凹也曾说过:“作为男人的一生,是儿子也是父亲。前半生儿子是父亲的影子,后半生父亲是儿子的影子。”千言万语,道不清的是父母的爱,父母的恩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也是一篇关于父母的爱的文章——美国哲学家弗洛姆的伦理学随笔——【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二、探究分析 
  找学生谈谈布置的几个句子,检验预习成果。 
  1) 如果不是一个仁慈的命运在保护婴儿,不让他感觉到离开母体的恐惧的话,那么在诞生的一刹那,婴儿就会感到极度的恐惧。 
  解析:用假设的语气表现婴儿出生时的情况,这种虚拟的语气表现了作者在使用语言中的严谨性。语句用“仁慈”修饰“命运”,为后文对母亲无私关爱做铺垫,形象地表现母爱的特点。 
  2) 他也开始学习同人打交道:他看到如果他吃东西,母亲就微笑;如果他哭泣,母亲就把他抱起来;如果他消化好,母亲就称赞他。所有这些经历凝聚并互相补充成为一种体验:那就是我被人爱。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是母亲的孩子。 
  解析:形象地描述了孩子与人最初的交往,排比的句式概括了婴儿成长中的特点。这种表述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我被人爱。然后用“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是母亲的孩子”,引出了对母亲爱的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