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160字。
【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 时间:9月16—18日
【课 题】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左传》的成书过程和基本知识。
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在本文中的用法。
3、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2、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学习烛之武在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
2、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3、诵读课文,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难点】
1、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于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方法】
1、朗读法2、问答探究法3、点拨法4、小组合作法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近几年红极一时的清宫剧《甄嬛传》同学们看过了吧?在最后一集的时候,已经成为皇帝的四阿哥弘历还是担心自己的皇位,不放心六阿哥。他当时是怎么跟太后说的,你们还记得吗?对,他用了《郑伯克段于鄢》这个故事来暗示。大家知道吗?这篇文章其实来自于《左传》。这本书记叙了春秋时期大量的历史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另外一篇文章《烛之武退秦师》。在本文开始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些基本文学常识。
二、文学常识
1、本单元学习的是古代记叙散文,那么什么是散文(体裁)呢?
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文学体载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是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
2、中国古代散文可以分为哪几类呢?
先秦时期散文主要有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古代记叙散文源自于先秦历史散文,主要为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三类。《左传》是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最大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是《资治通鉴》,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另一部《战国策》,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司马迁的《史记》,班固所著的《汉书》是断代史史书。
3、《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十三年》。 那么《左传》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左传》全称《 春秋左氏传 》,原名《 左氏春秋 》。它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