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30字。
《论厄运》《直面苦难》课堂教学实录
高密二中倪翠英
培根《论厄运》与周国平《直面苦难》属于同一个板块“苦难中的尊严”,两文均为哲理散文,篇幅不长,但要理解文章蕴含的哲理难度较大。本节课的设计是以两文的整合为基础,让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独立探讨,以提高问题研讨的能力,加深对苦难的认识为目的。所以在设计时,先以学生筛选体现作者观点的格言警句为突破口,以期理解每篇文章的内涵;然后学生进行两文相同相异点的比较;透彻理解两文深沉的哲思后,学生拓展开去,联想具象化的直面苦难的故事,从中领悟面对不同悲剧时许许多多的英雄或凡人所展示的人性美;最后以练笔的形式将对苦难的认识形成文字,变成左右铭的格式珍藏在自己的内心,化为一种人格力量。
下面是一节课的教学过程。
师:人生苦短,风云难测,我们难以想象海伦·凯勒的世界,那是怎样漫长的黑夜;我们难以窥探贝多芬被剥夺聆听权力时最初的心境!病魔束缚了霍金的躯体,宇宙中弥漫着这位科学巨匠睿智的思绪;智障阻碍了舟舟的发育,而音乐王国里却飘洒着灵动的音符,苦难有非凡的意义,生命有崛起的尊严。今天让我们走进培根和周国平的哲理散文——《论厄运》《直面苦难》,深入体会苦难中的尊严。
师:板书课题 “苦难中的尊严”——《论厄运》《直面苦难》,点拨题目中的“厄运”“苦难”,指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会时时会遇到什么?
生:齐答“逆境”。
师:展示学习目标: 1、品位凝炼的语言,体会深沉的哲理
2、提高比较辨析的阅读能力
3、培养正确面对逆境的态度
师:速读(2分钟),划出《论厄运》中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名言警句。
(幻灯片展示)
生1: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
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后者比前者更难能可贵。
生2:最美的刺绣,是以明丽的花朵映衬于暗淡的背景,而绝不是以暗淡的花朵映衬于明丽的背景。
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香料,在烈火焚烧中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
我喜欢这两句,它不仅说出了幸福的生活来源于厄运中激发出的坚忍的美德,更以比喻的形式展示了作者的文采。
师:点拨——这两句话的确写得不错,可是它是不是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名句呢?
生3:不是。它说得太形象了,特别是第一句,根本未点出“厄运”、“美德”等字眼。能体现作者观点,但不是“最能”体现。
生4: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
真正的伟人,是像神那样无所畏惧的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