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100字。
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市)东昌坊口。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为周树人。至三十八岁,始用“鲁迅”为笔名。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正阳县), 家、 家和 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并且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鲁迅的母亲是鲁瑞,父亲是周伯宜。在这一生中他写了小说、散文、杂文100多篇。
鲁迅出身于没落的士大夫家庭。1898年到南京求学,先入江南水师学堂,次年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其间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与“民主”。1902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1904年到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后因为在那里发生的两件事对他影响很大,从此弃医习文。
作品及简介:小说集《 》 《 》 《 》、杂文集《 》 《 》《 》 《 》、散文诗集《 》、散文集《 》等专集都被收录在各类教材中。其中,1921年12月发表《阿Q正传》,第一篇白话小说《 》。
1936年10月19日清晨,鲁迅逝世于上海。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自动地来为他送行,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沈钧儒手书)三个字。 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鲁迅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1)长歌当( )哭 (2)桀骜( )( ) (3)喋血( )
(4)殒身不恤( ) (5)惩创( )( ) (6)立仆( )
(7)洗涤( ) (8)惮( ) (9)攒射( )
(10)尸骸( )
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专集都被收录在各类教材中。其中,1921年12月发表《阿Q正传》,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注音答案略。
1.阅读课文第一、二节,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纪念文章?
程君的请求:刘和珍生前爱看鲁迅的文章。
本人的意愿:(1)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纪念死者,揭露罪行)
(2)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激励人们,学习猛士)
(3)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警醒庸人,勿忘血债)
2.文章目的在于纪念“三一八”惨案,却为什么以“记念刘和珍君”作为题目?
作者以纪念刘和珍作为切入点来纪念“三一八”惨案,是因为刘和珍是一个品行良好、具有正义感和责任感的学生,她是这一批可爱学生的代表,作者反复写她的“微笑”“和蔼”,来揭露杀害这些青年学生的段祺瑞政府的凶残和诬蔑这些学生的流言家的无耻谰言。
3.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郑重其事地写清“中华民国十五年”?
含有愤怒的揭露和讽刺的意味,指出中华民国的本质不是人民的国家,而是屠杀人民的机器。
4.作者先说“早就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后来却为什么又“无话可说”呢?
其实作者并不是没话可说,而是有太多的话要说,可是内心积压着沉重的悲愤情绪: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悲痛得说不出话来;反动派及其帮闲文人的凶残阴险,更使“我”出离愤怒。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