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7730字。

  2017年4月3日    写景咏物类诗歌(三)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2016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
  1.“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示例一 “望”:照应题目中的“登台”,引出后面描写的景物。
  示例二 “空”:①营造空旷的意境;②流露出超然的心态。
  【解析】 这是一道“炼字”的题目,考生作答时应注意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和结构说明理由。重点注意从炼结构、炼意和炼境的角度回答。
  名师点睛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是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部分考查的重要内容。“语言”主要包括炼字炼词和语言风格的艺术。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就是要理解诗歌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的语言美,进而作出评述。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来看,高考对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这一考点的考查,主要呈现以下两方面的特点:1.考查形式。多以主观表述题的形式考查考生对诗歌的语言的把握。只有极个别地区采用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2.考查内容。主要包括:(1)品味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即分析其含义和作用;(2)品评某一字词的艺术表达效果;(3)理解诗歌中某一语句的含意;(4)概括诗歌的语言风格等。
  考生在备考时,应联系诗歌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从而准确理解诗歌语言的精妙之处。
  2.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①动静结合。落日与鸟,是动态描写;秋日原野,是静态描写。②寓情于景。通过描写秋原的空阔,表现出诗人闲适的心境。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表达技巧,主要考查表现手法。解答本题,要明确常见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哪些。具体来说,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本题主要从借景抒情和动静结合的角度回答。
  一、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问题。
  咏笼莺①
  纳兰性德
  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幕中。
  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
  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
  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
  【注】 ①莺:黄莺,别名金衣公子。
  1.本诗是如何完成对“笼莺”这一事物形象的刻画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本诗最后一联的“空”字历来为人们称道,请结合诗句做简要赏析。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蟹
  【明】徐子熙
  瀚海潮声万泒①浑,鱼虾随势尽惊奔。
  雄戈老甲瞠双眼,独立寒秋捍禹门②。
  螃蟹咏(其三)
  【清】曹雪芹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③,皮里春秋空黑黄④。
  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注】①泒(gū):水。②禹门:龙门。③经纬:纵横交错的道路;纲纪、法度。④皮里春秋:这里表示心机诡深。空黑黄:这里指花样再多也徒劳。
  1.这两首诗歌分别塑造了怎样的螃蟹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回答。
  2.徐子熙的《蟹》采用了哪些手法?请选择其中的两种,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牡 丹
  李山甫①
  邀勒②春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