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18890字。
江苏启东2017高三上期中考试--语文(解析版)
一、选择题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时装、明星、流行歌曲、电子游戏让我们应接不暇,时尚的、通俗的、大众的、流行的文化在我们身边 ,而高雅的、精英的、经典的文化却与人们日益疏离,渐行渐远。这是文化 的必然,还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偶然?确实让人颇费 。
A.汹涌澎湃 演绎 思悟
B.纷至沓来 演进 思悟
C.纷至沓来 演绎 思量
D.汹涌澎湃 演进 思量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延迟退休政策将在“十三五”期间出台,延迟退休年龄固然可以缓解养老金支出压力,但势必将会导致年轻人就业难。
B.人的生活范围、生活阅历总是有限的,阅读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生活,了解和熟悉我们不曾经历也不可能经历的一些事情。
C.受制于物力、财力等因素,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使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几乎将一生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了这方面。
D.我国关于心理健康研究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早在战国时代的《内经》一书中,就有心情因素在人体疾病的预防和发生、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3.下列诗句中,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B.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C.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D.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去哪儿了”之所以走红一时,________。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人们在反思中完善,社会在反思中前行,国家在反思中文明。
①更是对心灵能够诗意栖息的企盼
②这种反思是对现代文明的呼唤
③为的是净化自我,利己达人;今人同样应有“去哪儿了”的反思,从而让灵魂纯净,让文明归位,让社会和谐
④是因为它成为人们对自身、对家庭、对社会的一种反思
⑤是对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
⑥古人提醒“吾日三省吾身”
A.④⑤①②⑥③
B.④②⑤①⑥③
C.④⑥②⑤①③
D.④②①⑤⑥③
5.我国有“四大文化名楼”,下列对联与名楼对应的一项是( )
①祢衡洲上千年恨,崔浩楼头一首诗。
②高楼出云千里目,黄河入海一蓑翁。
③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把酒;吞得尽胸中云梦,方可对仙人吟诗。
④我辈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
A.①鹳雀楼 ②岳阳楼 ③黄鹤楼 ④滕王阁
B.①滕王阁 ②黄鹤楼 ③鹳雀楼 ④岳阳楼
C.①黄鹤楼 ②鹳雀楼 ③岳阳楼 ④滕王阁
D.①岳阳楼 ②鹳雀楼 ③滕王阁 ④黄鹤楼
6.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呼吸着春的气息,感受着万事万物的勃勃生机,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总要怀着这样的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青葱少年一定要有这刻苦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