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630个字。
有的人
臧克家
教学目标:
1、把握运用对比抒发感受的写法。
2、认识诗歌所表达的生与死的辩证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臧克家,现代著名诗人,山东省诸城人。193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烙印》。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以后又相继出版了《泥淖集》,《呜咽的去烟》,《泥土的歌》,《春风集》,《欢呼集》及《臧克家诗选》、《罪恶的黑手》、《生命的零度》等诗集。
二、写作背景:
1949年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当时,全国各地人民第一次公开隆重地开展了各种纪念活动,诗人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人民的纪念活动,瞻仰了鲁迅故居,“对着这遗迹,想念鲁迅的一生,心里感慨很深,便于11月1日写就了此诗。
此诗自发表以来,一直受到读者喜爱,广为流传。
三、赏析:
(一)结构:
有的人活着,(身体活着)他已经死了;(灵魂腐朽)-----虽生犹死
有的人死了,(失去生命)他还活着。(精神永存)----虽死犹生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这是高踞于人民之上的反动统治者的形象,他们作威作福,横行霸道,任意奴役宰割人民,还无耻的自我标榜:多么伟大!)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甘作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的革命者形象。含蓄而形象地赞颂了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精神。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反动统治阶级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还妄想不朽。)
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指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期待着为扫除吃人旧世界的燎原大火的到来,甘愿在伟大的革命斗争献出自己的一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