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18高考语文(人教)一轮复习全程构想(检测)17份
2018高考语文(人教)一轮复习全程构想(检测)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人教)一轮复习全程构想(检测)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8.1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人教)一轮复习全程构想(检测)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8.2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人教)一轮复习全程构想(检测)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8.3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人教)一轮复习全程构想(检测)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8.4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人教)一轮复习全程构想(检测)专题二 辨析并修改病句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人教)一轮复习全程构想(检测)专题九 名句名篇默写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人教)一轮复习全程构想(检测)专题六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仿用句式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人教)一轮复习全程构想(检测)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7.3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人教)一轮复习全程构想(检测)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7.4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人教)一轮复习全程构想(检测)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7.5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人教)一轮复习全程构想(检测)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7.6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人教)一轮复习全程构想(检测)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7.7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人教)一轮复习全程构想(检测)专题三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人教)一轮复习全程构想(检测)专题十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人教)一轮复习全程构想(检测)专题四 图文转换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人教)一轮复习全程构想(检测)专题五 扩展语句 压缩语段 Word版含答案.doc

  专题一  活页作业
  (一)3年高考题组
  1.(2016•天津卷,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何必执意认出每一个字?墨迹浓淡枯腴,运笔________,或者________如山,或者细若游丝,抚摸得到搏动于撇捺点画之间的内心________,跌宕错落,奔走踊跃,蓬勃之势潮水般地________过纸面,这就是懂得草书了。
  A.抑扬顿挫 凝重 波动 淌
  B.顿挫缓急 凝重 波澜 涌
  C.抑扬顿挫 厚重 波澜 淌
  D.顿挫缓急 厚重 波动 涌
  解析: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抑扬顿挫: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顿挫缓急:顿挫,指诗文、绘画、书法、舞蹈的跌宕起伏、回旋转折。缓急,轻的、重的,缓慢的、急迫的。前者大多用于指声音。凝重:动词,浓重、端庄;庄重。厚重:又厚又重;丰富而贵重;温厚稳重。前者与上下文搭配更好。波动:波浪式地涨落或起伏式地运动;像波浪那样起伏不定,不稳定。波澜:大波浪,多用于比喻。由横线之前的句子可以判定选择后者。“涌”与“淌”相比,前者更能表现出如潮水般的气势。
  答案:B
  2.(2016•浙江卷,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爱好广泛,喜欢安静的棋类运动,对热闹的纸牌游戏也来者不拒;欣赏通俗感性的流行歌曲,对庄重恢宏的交响乐也甘之如饴。
  B.荧屏上,他沉着大方,点评时事亦庄亦谐,精辟的见解让人折服;镜头外,他开朗乐观、热心助人,是邻居、朋友心中的活雷锋。
  C.虽然最初并不相信自己涉嫌犯罪,但由于电话那头的骗子言之凿凿,加上所谓最高检的“全国通缉公告”,信息闭塞的受害人最终成了骗子的猎物。
  D.在媒体的长枪短炮前,明星们也许悟出了言多必失的道理,鲜有人会在聚光灯前竹筒倒豆子,少说、不说成了他们自我保护的明智选择。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包括熟语)的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的能力。A项,甘之如饴:感到像糖那样甜。指为了从事某种工作,甘愿承受艰难、痛苦。不合语境。B项,亦庄亦谐:形容既严肃又风趣。指讲话或文章既庄重正派,又幽默活泼。C项,言之凿凿:凿凿,确实。形容说得非常确实。D项,竹筒倒豆子:比喻把事实全部说出来,没有隐瞒。
  答案:A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石钟山上那些错落有致的奇石以及记载着天下兴衰的石刻令人叹为观止。石钟山的名字也叫得奇,围绕这一名字的由来,人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卷入这场争论的,有名扬四海的文人墨客,也有戎马倥偬的赳赳武夫,还有名不见经传的山野村人。无论结果如何,不容置喙的是,石钟山因此更加有名了。
  A.叹为观止  B.戎马倥偬
  C.名不见经传  D.不容置喙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A项,叹为观止: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符合语境。B项,戎马倥偬:形容军务繁忙。符合语境。C项,名不见经传:指人没有名声或论述没有根据。符合语境。D项,不容置喙:不容许插嘴。不合语境,应改为“毋庸置疑”。
  答案:D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卓著,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
  B.在东海舰队组织的此次实战演练中,我军的反水雷舰艇倾巢而出,成功扫除了“敌军”在航道上隐蔽布设的多枚新型水雷。
  C.某些管理机构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各种状况。
  D.现代舞剧《十面埋伏》,以其色彩浓重的舞台背景、风格鲜明的京剧音乐以及刚柔相济的舞者形体,一举征服了现场观众。
  解析:解答本题时应将筛选法与排除法相结合。A项,高山仰止:品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敬仰他。后比喻对有气质、有修养或有崇高品德之人的崇敬、仰慕之情。B项,倾巢而出:全部的鸟都从窝里飞了出来。全体出动,多用于贬义。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C项,以邻为壑: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D项,刚柔相济: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调剂。
  答案:A
  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散文能够真正地见出一位作家的个性和________。阅读散文,我们能体味到鲁迅的________,冰心的________,梁实秋的幽默机智,
  ……
  学案一  活页作业
  题组一 把握思想情感专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燕子矶注
  施闰章
  绝壁寒云外,孤亭落照间。
  六朝流水急,终古白鸥闲。
  树暗江城雨,天青吴楚山。
  矶头谁把钓,向夕未知还。
  注:燕子矶:在南京市北郊观音门外观音山上,濒临长江,形似燕子展翅欲飞。
  题目:这首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答案:诗人借钓者形象,抒发了对朝代更替、世事浮沉的沧桑之感,表达了对恬淡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 风
  王安石
  一马春风北首燕①,却疑身得旧山川。
  阳浮树外沧江水,尘涨原②头野火烟。
  日借嫩黄初着柳,雨催新绿稍归田。
  回头不见辛夷③发,始觉看花是去年。
  注:①北首:向北;燕:今北京市,时为辽国都城。②原:原野。③辛夷:木笔花,又叫迎春花。
  (1)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2)李璧在《王荆文公诗笺注》中说本诗有“经理(收复)燕山之意”。请结合全诗,谈谈这种意向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答: 
  答案:(1)诗人以不见迎春花作结,含蓄地表达了国土被占的愤恨之情。(2)从首联两句可以看出,诗人乘着春风,跃马扬鞭踏上辽国的土地,却似乎感觉是来到了“旧山河”,没有一丝脚踏异国土地的感觉。含蓄的语言,蕴藏着诗人收复国土的理想。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晚次鄂州
  卢 纶①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②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①卢纶(748—约799),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此诗作于“安史之乱”的前期。②估客,指商人。
  (1)请简要分析首联中“远见”“犹是”所蕴涵的作者的情感变化。
  答: 
  (2)请从情与景的角度分析颈联“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答: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蕴涵的思想感情的评价的能力。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变化”一词,这提示我们“远见”“犹是”蕴涵的情感是不同的。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并且明确指出从情与景的角度入手。解答时,首先要点明手法,其次要结合颈联,明确“景”和“情”的内容,并且指出是怎样借“景”抒“情”的。
  答案:(1)“远见”表达了作者远远望见汉阳时的喜悦之情,“犹是”凸显出作者对仍有“一日程”的惆怅之情;一联之内,作者情感由喜悦骤转至惆怅,赋予诗歌内容跌宕起伏的意味。
  (2)借景抒怀(或借景抒情)。时值寒秋,无限的惆怅已使我两鬓如霜了,“我”人往三湘去,心却驰往故乡,独对明月,归思更切。
  题组二 概括思想内容专练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临江仙
  苏 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1)“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表达了
  ……
  学案三  活页作业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谿 叟
  景 云
  豁翁居处静,谿鸟入门飞。
  早起钓鱼去,夜深乘月归。
  露香菰米熟,烟暖荇丝肥。
  潇洒尘埃外,扁舟一草衣。
  题目:诗歌前三联是围绕尾联哪一个词来写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答: 
  解析:答题时,考生首先要找准关键词,要重点关注概括性的形容词,如本诗中应该是“潇洒”。其次,要理解该词在诗歌中的具体体现。本诗中前三联分别从主人公的居住环境、行为、饮食等方面表现出“潇洒”。首联通过“鸟入门”这一细节,体现居住环境的悠闲潇洒;颔联通过“早起钓鱼”和“乘月归”体现主人公行为的自由无拘;颈联通过“菰米熟”“荇丝肥”这两个细节,说明主人公在山中衣食无忧,生活潇洒。
  答案:潇洒。首联以“鸟入门”体现居住环境的潇洒;颔联写主人公早出钓鱼,乘月而归,表现其行为无拘,自在潇洒;颈联以“菰米熟”“荇丝肥”体现主人公住在山中衣食无忧,潇洒自在。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阮郎归
  司马光
  渔舟容易入春山,仙家日月闲。绮窗纱幌映朱颜,相逢醉梦间。
  松露冷,海霞殷。匆匆整棹还。落花寂寂水潺潺,重寻此路难。
  (1)本词上片是围绕哪个字写的?请简要分析。
  答: 
  (2)本词下片的语言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词句分析。
  答: 
  答案:(1)“梦”。开头“容易”二字表明一叶渔舟无意间进入春山仙境,人们领略到仙家生活悠闲的景象,颇有梦幻色彩;“朱颜”指年轻美貌的女子,“绮窗”句不正面写女子的姿容,而是透过玲珑的雕花窗和掩映的薄窗纱想象出女子的倩影;“相逢醉梦间”,直接点出梦境,紧承上句朦胧恍惚之境,似真似幻。
  (2)善用叠词,强化了作者的情感,“匆匆”体现了将要回归尘世的无奈,“寂寂”“潺潺”极写春山景色的美好,强化渲染了作者孤寂忧伤的心情。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秋夕远怀
  元 稹
  旦夕天气爽,风飘叶渐轻。
  星繁河汉白,露逼衾枕清。
  丹鸟月中灭,莎鸡床下鸣。
  悠悠此怀抱,况复多远情。
  (1)请赏析本诗颔联的表达特色。
  答: 
  (2)有人说,此诗最妙处是在时间推移中诗人的情感愈加浓烈。请结合诗句分析。
  答: 
  答案: (1)本诗颔联选取了繁星、河汉、露水等景象;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由外部环境写到屋内陈设,层次分明;
  ……
  专题二  活页作业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317页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2016年11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并指出,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实行公开透明的市场化定价,有利于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以合理的价格信号促进市场竞争。
  B.《西游记》重播了约3 000多次,是世界上重播率和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一部《西游记》孤独地存在着,它的辉煌恰恰见证了国产剧的无奈。除了孙悟空,我们还能找出像蜘蛛侠、超人、钢铁侠这样的人物吗?
  C.“双十一”这个虚拟出来的节日俨然已经成为中国网购者的狂欢节。它作为中国网络销售行业奇迹的见证者,已经成为中国网络购物崛起的独特符号和明证。
  D.孙杨事件的曝光,源于反兴奋剂中心公布的季度数据显示。定期公布季度检查数据是近年来反兴奋剂工作的新举措,也是中国反兴奋剂工作进步的体现。
  解析:A项,成分残缺,缺少“维护”的宾语,应在“消费者”后加“的利益”;B项,用词重复,“约”和“多”重复;D项,句式杂糅,去掉“显示”。
  答案:C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奥巴马作为美国第一位非洲裔总统,本来被舆论解读为种族和解的象征,但是弗格森事件表明,美国并未进入“后种族时代”,种族矛盾依旧是美国的突出问题。
  B.数据显示,A股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的增幅为9.67%,基本与上半年8.5%的业绩增速持平,如果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后,同比增长率仅为不足8%。
  C.与此同时,博物馆融入社会的步伐在日益加快,服务社会的功能在日益凸显,以陈列展览和社会教育核心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D.11月30日,中国首次出口了最高速度的米轨动车组在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下线,预计明年底前在马来西亚吉隆坡至怡保200多公里的线路上运营。
  解析:B项,重复多余。“仅为”“不足”去掉其中一个。C项,成分残缺。在“核心”前加“为”。D项,句式杂糅。把“中国首次出口”后面的“了”改为“的”。
  答案:A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大会期间,广大代表认真阅读并领会《公民道德规范》的精神实质,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B.习近平出访10天,到访3个国家,辗转7座城市。国外媒体评价,此访不仅会对亚太、对世界的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更会成为中国外交新的里程碑。
  C.在原著中只是一笔带过的人物朱豪三在电视剧版《红高粱》中戏份被大大扩充,他剿匪,禁烟,禁赌,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亦正亦邪、有血有肉的铁腕县官形象。
  D.巴黎圣母院又称巴黎圣母大教堂,历时一百五十余年才修建完成,它以结构匀称美观著称于世,是欧洲早期哥特式建筑艺术的代表。
  解析:A项,“阅读”与“精神实质”搭配不当。B项,递进关系倒置。C项偷换主语,把“成功地塑造了”改为“是”。
  答案:D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他在新作《世界史》的前言中系统地阐述了世界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念,并将相关理论在该书的编撰中得到实施。
  B.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非常喜欢茅盾的小说,对茅盾的《子夜》曾反复阅读,一直被翻得破烂不堪,只好重新装订。
  C.《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D.如果我们能够看准时机,把握机会,那么今天所投资百万元带来的效益,恐怕是五年后投资千万元也比不上的。
  解析:A项,搭配不当,后句应改为“并让相关理论在该书的编写中得到体现”。B项,偷换主语,“一直被翻得破烂不堪,只好重新装订”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