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5道题,约5890个字。
宁波七中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调研语文试卷
一、书写(4分)
二、积累和运用(28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小城镇的文庙十有八九tān 塌破败,只剩下断壁残yuán ,埋没于蓬蒿荆jí 之中,成为鸟兽qī 聚之地;这一作揖,一烧香,只吓得麻雀满天飞叫,野兔望影而逃。
2.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10 分)
(1),西北望,射天狼。 (2)物是人非事事休,。
(3),斜晖脉脉水悠悠。 (4)共看明月应垂泪,。
(5)求之不得,。 (6),未能远谋。
(7),肯将衰朽惜残年! (8)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
(9)请从你的积累中写出表明诗人雄心壮志的诗一联:,。
3.名著题(5分)
“你以为我是机器而没有感情吗?你以为我穷、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没有灵魂就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和你一样,我的心也和你完全一样---我们站在上帝的面前是平等的——我们是平等的。”
(1)以上这段文字出自名著《》,是英国作家的作品。(2分)
(2)这段节选表现了女主人公怎样的性格?(3分)
4.加点文言字词解释(4分)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2)汝之不惠
(3)欲信大义于天下(4)徒以有先生也
5.根据下面的情景,写一篇申请书。(5分)
2016年9月4日、5日,各国政要汇聚杭州,这是一场全世界的盛会!假如G20峰会亟需广大市民和学生投入到志愿服务工作中去,请有意向的人登录杭州志愿服务网,进行注册和报名。某某同上进行了注册,请你帮他拟写一份申请书。
要求:①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②写明申请理由(从实践目的和自身条件两个方面说明)。③50字左右;
三、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眼界与读书(17分)
①眼界之于读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②眼界决定了读书的目的归宿。周总理读书时,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总理的眼界为其发愤读书作了注脚。既立志于“中华之崛起”,就必须好读书,读好书,时时检点自己,提醒自己,因为“中华之崛起”所呼唤的读书人,不仅要有报国之志,更要有报国之才。冯友兰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作为一个学问家,做学术研究是要做全民族的智囊。这一点,对读书人很有启发。虽然读书人并非一定是学问家,但读书的眼界却力求要高,这样至少就不至于把读书当作可有可无的休闲娱乐或者陷入无聊的泥潭。
③眼界也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自古至今,读什么书、怎么读,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可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去读那些更富价值的书籍。一个拥有高远眼界的读书人,还能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樊篱。他们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并从广泛的阅读之中、从对历史的理解之中,获得一种对自己时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笃行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