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780字。
28                   女娲造人
元谋县江边中学 赵虹植
一、教学目标:
  1.复述故事情节,理解创作手法,激发学生探求欲。 
2.感受文中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3.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 
  1.复述故事情节,理解创作手法,激发学生探求欲。
2.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感受体味两种主要情感:①大胆而新奇的想像。 ②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四、教时安排: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们知道人类是怎样产生的吗?关于人类的起源,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说法,请大家来谈一谈,你们都听说了什么传说?
学生说话:关于人类的起源,在西方比较流行的说法就是上帝造人的说法。由学生讲述相应的故事,教师作出补充。
在我们中国,比较传统的说法就是女娲造人的说法。学生简要述说有关的内容。
(补充材料):上帝在创造天地和万物以后,在第六日造人,上帝按自己的形象,用地上的尘土造了一个人,往他的鼻孔里吹一口气,有了灵气,人就活了。能说话,能行走,上帝给他起个名字叫亚当。后来亚当成了伊甸园的守护神。亚当给伊甸园里的各种飞禽走兽起了名字,它们都听从于亚当。
上帝看亚当辛苦,决定为他造一个配偶,以便帮助他工作。于是上帝在亚当睡觉时,抽了一根肋骨造成了一个人叫夏娃,做亚当的妻子。从此,亚当和他的妻子夏娃在伊甸园里无忧无虑地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二、作者简介和文体知识:(学生展示自己所收集的资料)
袁珂,神话学家,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古神话选释》等,其中《中国古代神话》是
中国第一部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
有关神话的知识介绍。
(见教学参考用书267页)
三、对于女娲造人的故事,在中国的传统的《风俗通》中就有介绍,请大家来读一读记载的原文。对照课后练习一的译文。理解文意。
四、自渎课文,整体感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