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450字。
绝密★启用前
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发髻(jì) 暨今(qí) 田螺(luó) 舞榭歌台(xiè)
B.祠堂(cí) 伺机(sì) 芦荟(huì) 脍炙人口(kuài)
C.金簪(zān) 僭越(jiàn) 巷道(xiàng) 遥岑远目(cén)
D.鲈鱼(lú) 阡陌(mò) 伯仲(zhòng) 求田问舍(shě)
2.下列词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远目:向远处看,远眺
B.无人会,登临意 会:理解
C.赢得仓皇北顾 赢得:落得
D.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饭:饭量
3.下列诗句中语序没有使用倒装的一项是( )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B.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C.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D.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4.对下列词句中加横线词语或诗句所含手法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玉簪螺髻”,比喻山峰,既符合远眺的特点,也写出了远山的秀丽。
B.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断鸿”,失散的大雁,词人的自喻,写出了词人身世飘零和孤寂的心境。
C.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季鹰”,晋代张翰,词人借张翰莼鲈之思的典故表达辞官归隐的愿望。
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红巾翠袖”,借代,代指女子;“倩何人”与“无人会,登临意”相照应。
5.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古江山”,用“千古”修饰“江山”,表现出深沉的古今兴亡之感,蕴含着对南宋国势日益衰微的深切忧虑。
B.“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既是赞美历史上的孙权,表达对英雄的敬仰,更为现实中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而深表遗憾。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以当年刘义隆草率出兵遭到惨败的历史教训,警告当权者切勿草率出兵。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运用廉颇的典故,直抒胸臆,表达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慨,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综观辛弃疾的志向、才干与功绩, ① 。可以说,他是诸葛亮、范仲淹一类时刻关心国事的政治家、军事家。 ② ,才奠定了他诗词的豪放。也正因为他志向远大,才干超群,不被重用,屡遭排挤,曲折坎坷,才决定了他词风的苍凉悲壮,慷慨激昂。这就是辛弃疾英雄之词形成的原因。 ③ ,使我们更痛恨那个腐败、昏庸的封建王朝,从而对辛弃疾这位爱国英雄更加敬慕。
答:① ② ③
7.下面一段文字中部分短语和句子语序不当,请作调整。(字数不得增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