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知识及应用(每小题2分,共20分)。<br>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br>
A 装潢(huáng) 粗糙(zào) 隐蔽(bì) 丞相(chéng)<br>
B 梗概(gěng) 孜孜(zī) 磅礴(páng) 逶迤(yí)<br>
C 狡黠(xiá) 诓骗(kuàng) 歧途(qí) 痉挛(luán)<br>
D 消遣(qián) 汲取(xī) 轻鄙(pǐ) 懊恼(lǎo)<br>
2.对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r>
A 同舟共济(渡河) 以强凌弱(侵犯,欺压)<br>
B 拍案而起(桌子) 投机取巧(时机)<br>
C 不攻自破(攻击) 偃旗息鼓(放倒)<br>
D 不足介意(值得) 运筹全局(计算) <br>
3.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应选哪项依次填上才恰当?<br>
① 据此,我认为长期以来的疑惑已____。<br>
② 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____就可以得到知识。 <br>
③ 我认为,这首诗之所以成为____的名篇,无论如何不在于如考据家所认为的在两句诗中罗列了三座桥和一座山。 <br>
④ 他的这种奇谈怪论,看来决非是对历史的无知,而是____地捏造谎言。<br>
A 无庸置疑 一蹴而就 家喻户晓 居心叵测<br>
B 无可厚非 唾手可得 叹为观止 煞费苦心<br>
C 迎刃而解 袖手旁观 脍炙人口 别有用心<br>
D 不攻自破 不劳而获 流芳百世 千方百计<br>
4.关于下列复句类型的判断,不准确的一项是:<br>
A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索。(并列复句) <br>
B 要么我们被困难吓倒,要么我们把困难搬掉。(选择复句)<br>
C 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唯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转折复句)<br>
D 这样的考证、新解,即使不是牵强附会,也是以牺牲诗的艺术为代价的。(假设复句)<br>
5.下列句子的顺序已打乱,如将其还原,则顺序正确的一项是:<br>
①可是,这个因素常常不是每个人都会注意到的。②这种情况就比食物本身的不清洁,更容易被人所忽略。③不洁的饮食,或者说,微生物的感染,是引起急性胃肠病的最多见的因<br>
<br>
素。④特别是有的时候,食物本身本来很清洁,可是由于手的不清洁,或者菜刀、案板、抹布的不清洁,而致使人受到感染。<br>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③①④② D ④②③①<br>
6、选出正确表达下面一段话论点的句子。<br>
我们固然不赞成为了应付考试想出一些投机取巧的办法;但是我们承认,在学习各种功课和训练记忆力上,是可以有一些比较省力的有效的方法的。这些方法也得从学习的经验中取得。假如只是埋头苦干,不动脑筋想一想,那就得不到。<br>
A. 我们不赞成为了应付考试想出一些投机取巧的方的。<br>
B. 学习上是可以有一些比较省力的有效的方法的。<br>
C. 省力的有效的学习方法要从学习经验中取得。<br>
D. 学习上应当多动脑筋,多想办法。<br>
7、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