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860字。
中国建筑的特征
设计 方春生
(一)重点解读,难点突破
重点: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培养善于透视关键语言信息的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关注现代建筑的变革发展,理解大师的科学思想,培养科学精神。
(二)课前激趣,积累知识
1.激情导入: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50周年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梁思成,他完成了第一本中国人自己编写的《中国建筑史》;在二战的炮火中,他曾经挽救了日本古城奈良,却未能留住深爱的北京古城墙;他参与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他是一位真正具有文化视野的建筑大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看看这位建筑学家眼中的中国建筑的独特特征。
2.作者作品:
(1)梁思成(1901—1972),中国现代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广东新会人。他是中国建筑教育的开拓者之一。梁思成长期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为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做了开创性的工作。他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等重要建筑设计的领导人之一。著有《中国建筑史》《营造法式注释》等专著。
(2)自然科学小论文的特点,一是“小”。同正规学术论文相比,科学小论文的选题较小,内容较浅,篇幅也不长。二是科学性。它的材料应当是真实可靠的,观点应当是在经过细致的思考与研究后实事求是地提出来的,语言应当准确、清晰、严密、合乎逻辑。三是创造性。要在文中提出自己的新发现、新方法、新成果,从而能给人以一定的启发。
3.古今中外话建筑:
(1)建筑的实质是空间,空间的本质是为人服务。 ——约翰波特曼
(2)如果房间与自然界隔绝的话,就无异于坟墓。 ——贝聿铭
(3)建筑师必定是伟大的雕塑家和画家。如果他不是雕塑家和画家,他只能算个建造者。 ——贝聿铭
(4) 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鲁迅
(5)建筑是有生命的,它虽然是凝固的,可在它上面蕴含着人文思想。 ——贝聿铭
(6)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歌德
(7) 建筑的一半依赖于思维,另一半则源于存在与精神。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