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道小题,约8610字。
2017年建邺区初三二模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
2.请认真核对答题纸上所粘贴条形码的信息是否与本人相符。
3.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将答题纸对应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答案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写在其他位置一律无效。
一(28分)
1.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
(1)蒹葭苍苍, ▲ 。 (《诗经•蒹葭》)
(2)采菊东篱下, ▲ 。 (陶渊明《饮酒》)
(3)安得广厦千万间, ▲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 ▲ ,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5)何当共剪西窗烛, ▲ 。 (李商隐《夜雨寄北》)
(6)塞下秋来风景异, ▲ 。 (范仲淹《渔家傲》)
(7)夕阳西下, ▲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8)江山如此多娇, ▲ 。 (毛泽东《沁园春•雪》)
(9)古诗文中有许多自然风物的描写,如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 ▲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月下美景,又如张岱《湖心亭看雪》中“雾凇沆砀, ▲ ,上下一白”的雪中奇景。
2.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诗句。(4分)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1)“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lǒng( ▲ )着一层薄烟”,这是朱自清先生留给我们的春天的雨。
(2)在鲁迅先生笔下,夏夜宛转、yōu( ▲ )扬的横笛声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让人回味无穷。
(3)在现代诗人何其芳看来,饱食过稻香的镰刀、肥硕的瓜果都告诉我们秋天是栖( ▲ )息在农家里的。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代诗人岑参这首写雪的诗句展现了边塞冬季的精髓( ▲ )。
(1)lǒng( ▲ )着 (2)yōu( ▲ )扬 (3)栖(▲ )息 (4)精髓( ▲ )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到社区敬老院参加志愿服务的医生们表示,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
B.杨绛先生的作品感染着几代人,她的猝然长逝,怎能不让人扼腕叹息?
C.小明在演讲比赛中以精湛的技巧征服了评委并获得冠军,全家人乐此不疲。
D.历经周折,老人终于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常年漂泊在外的愁绪荡然无存了。
【名著阅读】
(1)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的发着些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与天上的灰气连接起来,结成一片恶毒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①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
(2)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②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了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经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擦声。
(3)干草已收了进来;桑菲尔德周围的田地一片青翠,已经收割过了。大路让太阳晒得又白又硬;③树木葱葱郁郁,十分茂盛;树篱和树林枝繁叶密,色泽浓重,和它们之间满地阳光的明亮的牧草地形成很好的对比。
5.将三段文字与相对应的名著连接起来,并填出空白部分。(5分)
(1) A.《简•爱》(作者:夏洛蒂•勃朗特)
(2) B.《 a ▲ 》(作者:老舍)
(3) C.《草房子》(作者: b ▲ )
6.从三段文字的画线句中任选一句,结合原作品赏析。(3分)
我选(▲)句, 赏析 ▲
二(39分)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7-10题。(13分)
论琴
[明]高濂
高子曰:“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故《记》曰:“君子无故不去琴瑟。”孔门之瑟,今则绝响,信可贵矣。古人鼓琴,起风云而来玄鹤、通神明而阜民财者,以和感也。今徒存其器,古意则亡。欧阳公云器存而意不存者,此耳。夫和而鸣者声也,参叙相应者韵也,韵中成文谓之为音。故音之哀乐、邪正、刚柔、喜怒,发乎人心,而国之理乱、家之废兴、道之盛衰、俗之成败,听于音声,可先知也,岂他乐云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