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34张,教案约7380字。

  枣庄三中东校高一参评教案  
  课题   师说 课时 三课时 课型 文言文新授课
  备课人 王新媛 单位 枣庄三中东校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目    标         知识点 1、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2、 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能力点 1、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2、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教育点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重难点 1、 文言实词、虚词的理解与掌握。
  2、 把握文意,背诵全文。
  3、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整体感知,积累文言字词
  一、激趣导入,检查预习
  (一)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师辛勤的栽培。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但在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就愈来愈不被重视,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了唐代。当时仍沿袭着一种封建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求师学道往往会招来路人的讥笑。但偏偏有一个人不顾流俗,勇为人师,广招后学,培养文人。并以大无畏的气魄,抨击时弊,提倡师道,写下了中国文化史上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不朽之作——《师说》,当时被人视为“狂人”。这个人是谁呢?
  (二)、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河北昌黎县,所以后人称他为“韩昌黎”。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他先后做过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国子祭酒,直接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凡经他教授、指点过的学生,皆自称韩门弟子,足见韩愈是唐代一位很有影响的教育家。他还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魏晋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