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共15张,教案约3670+2330字。
《声声慢》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感悟深沉愁思
2、赏析意象,掌握鉴赏诗歌的一两点方法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展示对联: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金石录里,漱玉集中,文采有后主遗风。这幅对联是写得谁?——李清照。她以绝世的才学独步诗坛,光耀千秋;她半生坎坷,堪称乱世中的美神;今天,让我们回望千年前的风雨,一起走进千古名篇《声声慢》。
二、初读浅尝愁滋味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词,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意,初步把握感情基调。
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可提问:次第?了得?
通过读这首词,你觉得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生答,生读,生评
读愁的内容,语速要缓慢,语调要低沉。请同学们再一次自由读全词。
三、知人论世探愁因。
愁从何来?(幻灯片)她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18岁嫁于宰相之子赵明诚,与丈夫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志趣相投,生活美满。金兵入据中原,国破家亡,避难南方,赵明诚病死,金石收藏散失殆尽,李清照无依无靠,颠沛流离,晚景凄凉,最后孤独寂寞地死在江南。她把所有经历写到了自己的作品中:
幻灯片:词即人生。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故乡何处是,除了忘非醉。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以南渡为界,前期作品风格清丽明快,多写闲适生活和爱情相思;后期作品风格凄婉悲怆,多悲叹身世、悼亡怀乡。
四、品读佳句悟愁情
这首词就写在她漂泊流离、孤苦无依的晚年。接下来我们
……
《声声慢》评测练习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玉砌(qiè) 将息(jiānɡ) 憔悴(qiáo cuì)
B.彩笺(qiān) 字帖(tiè) 杯盏(zhǎn)
C.门槛(kǎn) 扁舟(biān) 凋零 (diāo)
D.乍暖(zhà) 凝噎(yē) 休戚(qī)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B.只恐双溪舴猛舟,载不动许多愁。
C.憔悴陨,如今有谁堪摘? D.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子回时,月满西楼。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休息,调养)
B.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枯萎凋谢)
C.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接一个地)
D.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抵挡)
4.从词的风格流派上看,下列词句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B.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C.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D.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5.下列句中无词序倒装现象的一项是( )
A.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B.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C.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D.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6.下列对《声声慢》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寻寻觅觅”,不是写实,它只是表现一种若有所失的心理。但是,这种心理,是通过把“寻觅”这种行动虚化来表现的,赋无形于有形,把感情心理表现得格外形象。现实生活的空虚,使她寻求着某种慰藉,内心有所追求,想找一点精神寄托,因而坐立不安,彷徨无主。
B.“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作者写“三杯两盏”言酒量之少,“淡”言酒质之薄。而晚风,却是“急”的。借酒御风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