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52张,学案约11700+6090字。

  4 记念刘和珍君
  本课话题 ——爱憎分明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鲁迅是一位敢爱敢恨,也会爱会恨的人。鲁迅对爱国青年的不幸死难寄托了无限的哀思。他对反动势力无比憎恨,痛恨反动政府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无耻,并用无情的笔进行彻底地揭露和批判,使之显露原形于国人面前;对于有害的事物,对国民性的痼疾,鞭挞不留情面;对于某些不良倾向,他也常义愤溢于言表。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
  中国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12月13日在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并发表讲话。
  当天,南京全城鸣笛向77年前惨遭日军屠杀的30万同胞表示哀悼。公祭带给民族的精神是什么呢?我们祈求人类和平,祈求悲剧不再重演,但凭愿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掌握各民族先进文化的精髓,掌握现代最发达的军事战略理论和武器,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背诵——文学中的名言警句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
  3.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
  4.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杜甫
  5.见义不为,非勇也。
  ——《论语》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一、单音字
  赁屋(lìn) 浸渍(zì) 尸骸(hái)
  ……
  学业分层测评(六) 记念刘和珍君
  [语言运用层]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导学号:35750046】
  (1)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________。
  (2)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________。
  (3)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________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A.徘徊 冷落 竟
  B.徜徉  寥落  却
  C.徘徊  寥落  竟
  D.徜徉  冷落  却
  【答案】 C
  2.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有的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报热门专业,理由是能学以致用,__①__是一种误解。学以致用的真正含义是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__②__不是看什么东西有用才决定去学。屏弃功利性__③__使人抱着乐观的态度去学习;__④__有用才去学习会使人产生心理负担,__⑤__总要担心以后会不会真的有用。抱着功利之心去挑选专业,往往会牺牲自己真正的兴趣,__⑥__毕业后谋到了不错的职位,也不一定就工作得很开心。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其实这 而 要 确定 所以 /
  B 这其实 / 能 认为 因为 即使
  C 实际上 却 会 / 可能 就是
  D 这 当然 就是 如果 / 虽然
  【解析】 本题从选用词语的角度考查语言的连贯。解答本题要抓住主要信息“高考志愿、热门专业、学以致用”,再考虑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①处用“这”来指代上一句话,用“其实”进行引转。此处用“这其实”“其实这”“实际上”都是可以的。“是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不是看什么东西有用才决定去学”“是……不是……”为并列关系,②处不需填内容,当然填“而”也不影响这种关系。③处需要一个客观表达“屏弃功利性”作用的词“能”或“会”。至此答案已确定为B,后面可以来验证:④处依旧承接③句客观表达的语气,选“认为”,⑤处解释原因,⑥处和后文的“也”照应。
  【答案】 B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自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把卫星送上天的国家以来,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B.国务院近日发布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提出不再核准新增食盐定点生产批发企业,取消食盐批发企业只能在指定范围内销售,允许它们开展跨区域经营。
  C.职业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技能,更在于育人,因此有意识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