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 (4份打包)
5 第1课时.ppt
5 第2课时.ppt
练案10.doc
练案9.doc
练案9 荆轲刺秦王(1)
本练案共2页,共16题,满分为67分,用时45分钟
一、打牢文言基础(30分)
1.下列词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导学号 42454112( D )
A.拜谒(yè) 切齿拊(fǔ)心
忤(xǔ)视 骨髓(suǐ)移植
B.淬(cuì)火 瞋(zhēn)目而视
偏袒(tǎn) 赠遗(wèi)礼品
C.震慑(shè) 直揕(shèn)其胸
濡(rú)染 群臣惊愕(è)
D.陛(bì)下 变徵(zhǐ)之声
惶(huánɡ)急 头晕目眩(xuàn)
【解析】 A“忤”应读“wǔ”。B“瞋”应读“chēn”。C“揕”应读“zhèn”。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句是(3分)导学号 42454113( C )
A.则秦未可亲也 亲:接近。
B.秦王惊,自引而起 引:挣脱。
C.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深:深刻。
D.乃欲以生劫之 劫:威逼。
【解析】 深:刻毒。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 42454114( B )
A.①乃请荆卿曰 ②乃欲以生劫之
B.①工以药淬之 ②醒能述以文者
C.①今行而无信 ②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D.①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②乃为装遣荆轲
【解析】 A乃:副词,相当于“于是”/副词,表示判断,相当于“是”。B以:介词,相当于“用”。C而:连词,表示转折,相当于“却”/连词,表示修饰,译不出。D为:介词,相当于“替”/动词,相当于“整理”。
4.下列关于通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 42454115( A )
A.群臣惊愕,卒起不意 卒:通“促”,急促。
B.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回来。
C.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高兴。
D.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解析】 卒:通“猝”,突然。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 42454116( D )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B.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C.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D.太子丹恐惧
……
练案10 荆轲刺秦王(2)
本练案共2页,共10题,满分为49分,用时45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导学号 42454131
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燕太子丹患之。
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鞠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太子丹曰:“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丹命固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之。”鞠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可与之谋也。”
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俛而笑曰“诺。”
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光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而死。
轲见太子,言田光已死。太子再拜而跪,膝下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丹所请田先生无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今田先生以死明不泄言,岂丹之心哉?”荆轲坐定,太子避席顿首曰:“田先生不知丹不肖,使得至前,愿有所道,此天所以哀燕不弃其孤也。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惟荆卿留意焉。”久之,荆轲曰:“此国之大事,臣驽下,恐不足任使。”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然后许诺。于是尊荆轲为上卿。
(选自《战国策•燕三》,有删改)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燕太子丹患之 患:担心。
B.丹终不迫于强秦 迫:被胁迫。
C.太子丹跪而逢迎 逢迎:讨好。
D.所善荆轲,可使也 使:出使。
【解析】 逢迎:迎接。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B.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C.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D.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解析】 正确标点为: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B )
A.在秦将灭六国,兵临易水之际,太子请教鞠武、田光以及接见荆轲都是为了解决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