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记念刘和珍君 (4份打包
7 第1课时.ppt
7 第2课时.ppt
练案13.doc
练案14.doc

  练案13 记念刘和珍君(1)
  本练案共2页,共13题,满分为54分,用时40分钟
  一、打牢文言基础(4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导学号 42454173( C )
  A.干(ɡān)练  噩(è)耗传来
  立仆(pū)   长歌当(dànɡ)哭
  B.绯(fēi)红   赁(lìn)屋授课
  尸骸(é)   桀骜(ào)锋利
  C.不惮(dàn)   洗涤(dí)旧痕
  攒(cuán)射   广有羽翼(yì)
  D.屠戮(lù)   无端喋(dié)血
  山阿(ā)   祭品菲(fěi)薄
  【解析】 A“干”应读“ɡàn”。B“骸”应读“hái”。D“阿”应读“ē”。
  2.下列词语的书写,正确的一组是(3分)导学号 42454174( D )
  A.安慰 淋蓠尽致 诧异 几缕血痕
  B.苟活 惨淡经营 和蔼 消行寥落
  C.沉默 徒手请愿 微漠 暗然泣下
  D.徘徊 洗成绯红 授课 屠戮妇婴
  【解析】 A“蓠”应为“漓”。B“消”应为“销”。C“暗”应为“黯”。
  3.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 42454175( A )
  ①当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______的时候,是老师那坚毅的目光,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②这批刚从警察院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警察,个个素质过硬,业务非常______。
  ③经过坚持课外阅读,语文成绩差的我在这次考试中______考了93分,真是不可思议。
  A.徘徊 熟练 竟能   B.徘徊 干练 竟至
  C.徜徉 干练 竟能   D.徜徉 熟练 竟至
  【解析】 ①含有犹豫不决之意,应选“徘徊”。②陈述对象是“业务”,应选“熟练”。③包含赞许之意,应选“竟能”。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3分)导学号 42454176( C )
  A.昨天是“世界读书日”,申城百余场读书活动吸引市民欣然前往,以戏剧大师汤显祖为主题的阅读活动成为亮点。
  B.美国一位AV女优身穿比基尼下水与凶猛的鲨鱼共舞,但万万没有想到突然遭遇鲨鱼吞咬,上演了惊心动魄的一幕。
  C.岳清爽转型教练后,引来不少记者,她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如果国家需要,我随时都可以殒身不恤地重返赛场。”
  D.任何创新成果的取得,都需要付出长期艰辛的劳动,没有矢志不渝、百折不回的精神,是不可能得到任何成果的。
  ……
  练案14 记念刘和珍君(2)
  本练案共2页,共6题,满分为26分,用时30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导学号 42454187
  鲁迅的“抗战”
  刘加民
  鲁迅先生是1936年10月19日逝世的,距离全面抗战爆发的1937年7月7日,还有1年多的时间,但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文化界的、大中小学里的、地方武装的“民间抗战”,从来没有停止过。鲁迅就是文化界抗战的核心人物之一。
  创立于1930年3月2日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主要发起人之一就有鲁迅。在成立大会上,鲁迅所作的著名演讲——《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被认为是“左联”的纲领。“左联”是后来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文化社团,它的成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鲁迅还将自己的稿酬捐给“左联”作为最初的活动经费。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以“左联”为核心的爱国文艺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抗日工作。10月15日,“左联”执委会发表《告无产阶级革命作家及一切爱好文艺的青年们》宣言,抗议日本侵略者;“左联”与美术研究会联合编辑的连环图画《东洋人出兵》也同月出版,大胆揭露日本侵华的罪行。1932年1月,“上海各界民众反日救国联合会”成立,“左联”派代表参加,并安排作家深入前线采访,撰写抗日文章,鼓舞士气,同仇敌忾。1932年9月28日,为抗议日本侵占东北,“左联”发表《告国际无产阶级及劳动民众的文化组织书》,10月15日,“左联”执委会发表《告无产阶级作家革命作家及一切爱好文艺的青年》,抗议日本侵略。
  除了积极支持“左联”的活动外,鲁迅还与其他知名人士联合发表宣言,对日本的侵略和屠杀行为进行抗议。1932年2月4日,鲁迅等43人联名发表《上海文化界发告世界书》,抗议日本进攻上海。1932年2月7日,鲁迅等129名爱国人士联合发表《中国著作者为抗议日军进攻上海屠杀民众宣言》。
  积极推介年轻作家的抗日作品,是鲁迅积极参与抗战的另一种方式。作为当时文坛的主将,鲁迅一言九鼎。他大力推介了一些抗战题材的文学作品,使一批文学新人快速崭露头角。1935年8月和12月,萧军的小说《八月的乡村》和萧红的小说《生死场》在鲁迅的帮助下终于出版发行。鲁迅为这两个名不见经传的来自东北沦陷区的年轻作家的作品亲写序言,高度评价。在为《生死场》所作的序言中,鲁迅称赞萧红所描写的“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品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葛琴的《总退却》短篇小说集,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上海军民在1932年1到3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