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900字。
2006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诗歌鉴赏备考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先借传说落笔,写仙人乘鹤离去,于景物描绘中,含蓄表现自己不满现实,追      求理想境界的情怀。
B.颔联写“黄鹤一去”之后便踪迹全无,唯有几朵白云在天际悠然飘荡。“空悠悠”的一个“空”宇,含不尽感慨于言外。
C.前两联不避用词重复,读来有一种脱口而出、一气呵成的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      悠悠怀古之情和岁月不再、世事茫茫之惑。
D.颈联笔锋陡转,诗人极目远眺,但见“晴川历历”,林木如绘;“芳草萋萋”,坦荡如茵。为尾联抒情作了铺垫。
(2) 唐诗中有一首和《黄鹤楼》齐名的佳作,即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李白这首诗,一说写于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一说写于流放夜郎        遇赦返回后。
    两首律诗的结句都落在“愁”字上,①作者的愁情分别是什么?② 结合两诗的尾联分别谈谈作者是怎样抒发愁情的?  答:①

2.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观书有感二首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①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②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③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①鉴:镜子。②渠:代词,它,指方塘。③艨艟:古代的一种战船。
①下面对两首诗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首诗的一二句动与静巧妙相融,“鉴”字写出“半亩方塘”的澄澈明净,“徘徊”写出天光云影的闪耀浮动,一幅令人赏心悦目的画面跃然纸上。
B.第一首诗的三四句颇蕴“理趣”——是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送来“活水”,才使“方塘”变得清澈如镜,才有了倒映天光云影的美丽。
C.第二首诗写一夜春水暴涨之后,原来因江水枯竭而行进艰难的“艨艟巨舰”就轻如羽毛,在江面上行驶自如了。
D.两首诗都寓含哲理,前一首强调只有不断从书中汲取精神营养,人的心智才能永远充盈澄澈;后一首强调读书只有讲究方法,才能不白费力气。
②两首诗写法上的相同点是什么?试分析采用这种写法的好处。
答: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                            流莺    李商隐①
流莺②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③何处有花枝?
注:
①李商隐:唐代诗人,颇具才华,但受尽冷遇排斥,潦倒终生。
②流莺:不知所往、飞落无依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