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9150字。
2017高三模拟专题四习作(有答案解析)
一、作文(本大题共69小题,共4140.0分)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年来,应届高三毕业生在考前“撕书狂欢”,似乎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活动——考生高喊“高考加油”的同时,将伴随自己三年的书籍撕成碎片尽情抛撒,用这种方式宣告高中毕业。
对此,社会各界评论不一。
《人民日报》评论:宣泄中带有决绝,狂肆中宣告解脱,如果说高考是高三学生的成人礼,那么撕书却是成人礼中并不浪漫的插曲。青春本该洒脱一些,稍微出点格并不可怕。但是,撕书并非告别高中的最佳方式。也该问:这撕书的背后,有多少沉重的压抑? 与此同时,这是否是对知识的摒弃?
某大学教授评论:不宜将“撕书”上纲上线,“撕书”只是学生自我发泄的方式而已,不要把它看成是“对知识的亵渎”。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生只做一件事?太无聊了!跟你有同样感慨的人大概不在少数,从“斜杠青年”近些年来的大行其道就可窥见一二。
“斜杠青年”来源于英文Slash,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例如张三,记者/演员/摄影师,“斜杠” 便成了他的代名词。斜杠青年成为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的生活方式。
与“用一世执一事”的人不同,斜杠青年代表着人们对可能性、对自由的向往。但一个踏踏实实的斜杠,并不容易被划下,斜杆青年,并不是将自己的职业侧面简单罗列,而是真正拥有多种行业间平行切换并获得价值的能力。
那么,你是愿意将来成为一名这样的斜杠青年,还是愿意在专一职业领域坚持到底?
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你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2)契柯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
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结合你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不必面面俱到,但不得超出材料的含意范围。
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甘肃永昌县城,一向听话并且学习成绩一直很好的13岁女孩赵花偷拿了超市的几块巧克力。超市工作人员发现后,要求赵花取出藏匿的巧克力,还自行翻查了赵花的外套。后超市老板打电话叫赵花家长前来赔偿,赵花母亲一来超市就大骂赵花。后来,赵花母亲去赵花父亲的爆米花摊点取钱,赵花趁机爬上一幢17层高楼,跳楼身亡。得知女儿坠亡,赵花母亲昏厥在超市。赵花死后,其家属到超市讨要说法,引起群众聚集围观。部分群众起哄并冲击超市,砸坏了超市的不锈钢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