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600字。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学习目标: 
1、  积累古代诗歌语言特点方面的术语 
2、  掌握古代诗歌鉴赏炼字题的解题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 
掌握古代诗歌鉴赏炼字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1、  出示课题 
2、导入:今天复习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专项,从04、05两年高考语言鉴赏题可知高考主要考两类: 
投影:指出语言特点 
鉴赏某个字的妙处(炼字) 
3、出示目标: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代诗人特别注重锤炼语言,尤其是炼字,“两句三年得,一呤又泪流”“呤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炼字是我们鉴赏古代诗歌语言的重点,也是高考的热点,那么捻断数茎须得来的那个字妙在何处呢?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谈它的妙处呢?如何下手?本节课重点: 
4、出示重点难点:掌握古代诗歌鉴赏炼字题的解题方法 
5、看预习题 
一、预习题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这首诗歌语言上有何特色? 
答:朴素自然 
积累语言特色的相关术语(见附录) 
2、诗僧齐己写了一首《早梅》,有句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将“数”改为“一”,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 
●请问“一”字好在何处呢? 
梅花在百花之前开放,可算是“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这枝梅不同寻常,突出了梅花开得早的特征。 
问自己: 
作者想写什么?梅开得早 
(据标题、上下文、创作背景等揣摩) 
有没有写出来?写出了 
(写出了……描绘出了……抒发了……) 
怎么写出来的?用”一”字 
(用了何种手段) 
写得怎么样?更突出了 
(生动、形象、淋漓尽致……) 
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析:想写什么? 
抓住题目中的“别”,看上下文,“看”的结果的“肠一断”,所以劝“莫回头”,那想不想看呢?想。——想写离别的痛苦(答成依依不舍不佳) 
有没有写出来? 
写出了 
怎么写出来的? 
通过“看”这一动作 
写得怎么样? 
淋漓尽致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二、高考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