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580字。

  古诗词鉴赏专题
  整理人:lydiyi
  鄂州
  (一)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9—10题。
  过  零  丁  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两句诗。(2分)
  10.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3分)
  【答案】
  9.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风飘絮”来比喻南宋王朝破碎的山河(无可挽回的败局),用“雨打萍”来比喻自己浮沉不定的身世,表达了对国势危亡的担忧和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2分。修辞1分,赏析1分)
  10.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民族气节。(3分。抒情方法1.5分,内容分析1.5分)
  黄冈
  阅读下面两首陆游的诗,然后回答下列各题。
  【甲】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①忽传收蓟北②,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①剑外:剑门之外,泛指蜀中地区。②蓟北:河北北部地区,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范阳一带。
  (1)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B 
  A.甲诗开篇即写眼前之景:虽山河仍在,可城破国陷,一片荒凉衰朽景象。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
  B.甲诗尾联写诗人忧愁渐深,头发愈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上。这种愁情是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思念亲人所致。
  C.甲诗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D.乙诗抒写诗人情感时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手法。
  (2)乙诗尾联中连用了“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个地名,请分析“即从”“穿”“便下”“向”这几个连接词的妙处
  (3)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诗都写到了“泪”,请分析它们各自蕴含的情感。
  【考点】EE:诗歌阅读综合.
  【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分析比较鉴赏能力.《春望》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这首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