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江苏省2018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文言文整体阅读论修身练习(5份)
  江苏省2018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文言文整体阅读论修身练习(1).doc
  江苏省2018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文言文整体阅读论修身练习(2).doc
  江苏省2018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文言文整体阅读论修身练习(3).doc
  江苏省2018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文言文整体阅读论修身练习(4).doc
  江苏省2018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文言文整体阅读论修身练习(5).doc
  文言文整体阅读:论修身课后练习(1)
  1.翻译下面句子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2.翻译下面句子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3.翻译下面句子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4.翻译下面句子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则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5.翻译下面句子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琏瑚也。”
  6.翻译下面句子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7.翻译下面句子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8.翻译下面句子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9.翻译下面句子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10.翻译下面句子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参考答案:
  1.答案:孔子在家闲居,安详舒适,脸色和悦。
  解析:注意:“燕居”就是“宴居”,闲居。“申申”,安详舒适的样子。“夭夭”,脸色和悦样子。再如,蔡邕的《故太尉桥公庙碑》中:“燕居从容,申申夭夭。”
  2.答案:孔子说:“无衰老得太久了,太厉害了!我不再梦见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的弟弟,是孔子最敬佩的古圣人)了。”
  解析:注意:“甚矣,吾衰也久矣”,是主谓倒装句。
  3.答案:孔子钓鱼不用渔网捕鱼,射鸟而不射归宿的鸟。
  解析:
  4.答案:孔子说:“大概有无知却装作博学的人,我不是这样。多听听,那么其中好的就跟从他;多看看就记住它们了。(这是比生而知之)次一等的(求知)方法了。”
  言文整体阅读:论修身课后练习(2)
  1.翻译下面句子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翻译下面句子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3.翻译下面句子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4.翻译下面句子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5.翻译下面句子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6.翻译下面句子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至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7.翻译下面句子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8.翻译下面句子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9.翻译下面句子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翻译下面句子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参考答案:
  1.答案:孔子说:“聪明的人喜好谁水,仁义的人喜好山;聪明的人好动,仁义的人好静;聪明的人快乐,仁义的人长寿。“
  解析:注意:“知”通“智”。“乐”,读(yuè),意思为喜好。
  2.答案:孔子说:“齐国的(政治教化)一有了变革,就达到了鲁国的水平;鲁国的(政治教化)一有了变革,就达到了(先王倡导)的理想的治国之道了。”
  解析:
  3.答案:有人说:“冉雍(字仲弓,孔子弟子)仁义却口才不好。”孔子说:“哪里要用口才。用口才敏捷善于答辩来控制别人,屡次被人憎厌,(我)不知道他仁义(不仁义)。哪里用得着好口才呢?”
  解析:佞,有口才,能言善辩;口给(jǐ),口才敏捷,善于答辩。
  4.答案:孟武伯问道:“子路仁义吗?”孔子说:“不知道。”他又问。孔子说:“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可以让子路治理它的军队。(我)不知道他仁义不仁义。”
  (孟武伯)
  文言文整体阅读:论修身课后练习(3)
  1.翻译下面句子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翻译下面句子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3.翻译下面句子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4.翻译下面句子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5.翻译下面句子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6.翻译下面句子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7.翻译下面句子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8.翻译下面句子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9.翻译下面句子
  子曰:“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0.翻译下面句子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参考答案:
  1.答案:孔子说:“默默地记住学过的知识,学习而不厌倦,教诲别人不倦怠,对于我啊有什么呢?”
  解析:注意:“默而识之”句中的“识”通“志”,记住。“何有于……”属于古汉语中的固定格式,翻译成“对于……有什么呢?如《左传•子鱼论战》中:“虽及胡耉,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
  2.答案:孔子说:“不修养品德,不讲求学问,听到符合道义的事情不能做,不好的的毛病不能改正,这些是我忧虑的。”
  解析:“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属于宾语提前。
  3.答案:孔子说:“在‘道’上立下志向,把‘德’当成根据,把‘仁’作为依附,在六艺方面游乐。”
  解析:注意:“六艺”古代有两种解释,一是指六种技艺:礼、乐、射、御、书、数。二是指儒家的六部经典:《诗经》、《书经》、《礼记》、《易经》、《乐经》、《春秋》。
  4.答案:陈司败(陈国的司寇
  文言文整体阅读:论修身课后练习(4)
  1.翻译下面句子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fú,古代礼服上绣的花纹)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2.翻译下面句子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3.翻译下面句子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4.翻译下面句子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5.翻译下面句子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6.翻译下面句子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7.翻译下面句子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8.翻译下面句子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9.翻译下面句子
  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0.翻译下面句子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参考答案:
  1.答案:孔子说:“(对于)大禹,我没有意见了。微薄的饮食,可是对于鬼神极力祭祀;很坏的衣服,可是却祭祀的服装做得很华美;卑陋的宫室,可是对于兴修水利竭尽心力。(对于)大禹,我没有意见了。”
  解析:
  2.答案:孔子在这一天哭过,那么就不再唱歌。
  解析:注意:“于是”属于古今同异义词语。“歌”属于名词动用。
  3.答案:孔子说:“仁义距离(我)远吗?我想要仁义,仁义就到了。”
  解析:
  4.答案:孔子说:“君子在文献方面广博地学习,用礼制约束自己,也就不能够背叛(道义)了。”
  解析:注意:“君子博学于文”和“约之以礼”均为介宾短语后置句。“畔”通“叛”。
  5.答案:祭祖好像他们就在我面前,祭神好像神就在我跟前。孔子说:“不亲自参与祭祀,(别人代替祭祀)就同没祭
  文言文整体阅读:论修身课后练习(5)
  1.翻译下面句子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2.翻译下面句子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翻译下面句子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4.翻译下面句子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5.翻译下面句子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6.翻译下面句子
  或问谛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7.翻译下面句子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8.翻译下面句子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9.翻译下面句子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翻译下面句子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参考答案:
  1.答案:孔子说:“如果送给我十条干肉作为拜师礼,我不曾没有教诲的。”
  解析:注意:“自”,意思是“假如”、“如果”;再如杜牧的《赤壁》一诗中“自将磨洗认前朝”句中的“自”,也当为此意。“束修”也可作“束脩”,意思是十条干肉。
  2.答案:孔子说:“不到他郁结于心时就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就不去开导他,告诉他一个方面,却不能把三个方面推举出来,(我)就不再教他了。“
  解析:注意:“愤”,意思是“郁结于心”。“悱”,意思是“想说而又说不出来”。
  3.答案:子贡说:“老师的文章,(我们)能够听到;老师的谈论天性和天道的话,(我们)不能听到了。”
  解析:
  4.答案:季文子(鲁国大夫,姓季孙,名行文)总是多次思考后才去行动。孔子听到了这件事,说:“(考虑)两次,就可以了。
  解析:注意:再,在古汉语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