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60字。
雨说
知识与技能
理解、积累“禁锢”、“喑哑”、“留滞”、“喧嚷”、“洗礼”、“温声细语”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感受诗中“雨”的象征意味。
2.把握诗中意象,体悟诗意,初步培养学生解读意象和品味意境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诗人对儿童的关爱之情,激发对人生的思考。
重点
1.用喜悦、欢快的语调朗诵全诗,体会本诗明丽清新的风格。
2.理解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感受作者饱含的真情。
3.细致地观察景物,抓住特征进行描写。
难点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领悟诗歌的意境。
2.引导学生进一步领会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并捕捉自己生活中的感悟,学写新诗。
1.诵读感悟法:
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从语言入手,充分入境。
2.联想想象法:
指导学生展开想象把握诗中的意象。
3.评析欣赏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他们发挥其主体作用,畅所欲言。
4.探究学习法:
用于诗歌鉴赏方法的探究,根据学生实际酌情进行。
1.郑愁予的相片。
2.雨景的图片。
2课时
王维曾写过一首《阳关三叠》,其中有“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两句诗,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美妙的意境。因此我们说,诗可以娱目、娱耳、娱心。在中华诗歌的宝库里,不仅有这些历久弥新的名篇,还有许多灿若星河、异彩纷呈的现代诗,它们吸收了几千年诗词深邃的神韵,借鉴了外国诗歌自由的脚步,感受着新时代清新的气息,装点了中国乃至世界诗坛。今天,就让我们和着喜悦、轻快的节拍,去聆听《雨说》,去感受现代诗的魅力。
郑愁予,现代诗人,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他的诗作以优美、潇洒、富有抒情韵味著称,意象多变,温柔华美,自成风格。20世纪80年代曾多次跻身中国台湾“最受欢迎的作家”之列。代表作有《错误》《梦土上》《窗外的女奴》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因此被称为“浪子诗人”。其中《错误》是他流传最广的作品,在台湾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
这首诗有一个副标题“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我们从中就可看出诗歌所要揭示的主旨,即主要为了表达儿童在春雨到来之际的欣喜之情。副标题起了揭示主旨的作用,给读者解读这首诗歌提供了一条捷径,在欣赏这首诗时有了可供参考的方向性,从而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深刻内涵。
1.播放范读录音带(并配音乐),请学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意象,并通过联想、想象把这些意象所在的诗节描绘成一幅图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